榕峤奉行舆,道出临安,绛帐抠衣才八岁;
蓬山陪末座,职犹弟子,玉堂撰杖忽千秋。
榕峤奉行舆,道出临安,绛帐抠衣才八岁;
蓬山陪末座,职犹弟子,玉堂撰杖忽千秋。
此联以对仗工整、寓意深远著称,展现了对逝者彭元瑞的深切缅怀与高度评价。上联“榕峤奉行舆,道出临安,绛帐抠衣才八岁”描绘了彭元瑞幼年时的聪颖与才华,他如同在榕树之巅引领前行的智者,从临安出发,虽年仅八岁,却已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望与恭敬,如同站在绛色帐幕下的学子,对师长的教诲深感敬仰。
下联“蓬山陪末座,职犹弟子,玉堂撰杖忽千秋”则进一步赞扬了彭元瑞在学术与官场上的成就与贡献。蓬山代表文人雅士聚集之地,他虽位居末座,但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如同弟子一般,不断学习与进步。而“玉堂撰杖忽千秋”则暗示了彭元瑞在文学、学术领域的卓越成就,仿佛他的著作与思想如同玉杖一般,历经千年仍熠熠生辉,影响深远。
整体而言,此联通过生动的比喻与形象的描绘,既表达了对彭元瑞早年求学经历的赞美,也对其一生学术与官宦生涯的高度肯定,以及其思想与作品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展现了一位杰出人物的全面风貌。
为客心长醉。感瑶华、飞来天末,报之木李。
燕市清明如梦寐,人语衣香沙际。
谁解惜、闲踪萍寄。
丁卯乌丝今代好,记骊歌、次第乔汪辈。
黯然别,暂时喜。蛮花僰草三荣悴。
笑蹉跎、灌园人远,桔槔空敝。
中岁行藏须定着,痼疾烟霞难已。
判便作、樵夫渔子。
定续吾家盘谷隐,有未荒、松径邻长水。
书再到,客归矣。
荑苗滑腻,并刀冷、吴罗砑了才剪。
綵绷约住,神针绣出,玉函装扁。花枝并绾。
引蝴蝶双飞宛转。可怜宵、流苏影底,恣意染香汗。
因甚将他伴,轻薄何郎,暗灯孤馆。
慧心猜著,道温柔、睡乡曾惯。
只怕酸鸡,把好梦、惊回刚半。
算鲛珠、夜夜颗颗定成串。
竹扫虬檐,梅侵鸳瓦,捲帘归雁飞斜。
如此春光,可堪鬓点霜华。
支筇背锦寻游处,漾酒旗、芳树青遮。
那人家、曾听当垆,曲按红牙。
凄凉南浦平沙,记兰桡小舫,绣毂轻车。
草碧河桥,年年怨别天涯。
伤心怕望长桥路,尽水村、都种桃花。
映桑麻、一任渔郎,误泛仙槎。
填词老手,笔非秋垂露。髯也风流玉田侣。
把金眉小砚、付与红儿。携教坐,长在国山青处。
乌丝栏乍展,回顾桃鬟,写出花间断魂句。
蕉叶当轻茵,听谱参差,纤指下、缠绵如诉。
千二百、轻鸾定飞来,须挽住榴裙,莫教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