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词老手,笔非秋垂露。髯也风流玉田侣。
把金眉小砚、付与红儿。携教坐,长在国山青处。
乌丝栏乍展,回顾桃鬟,写出花间断魂句。
蕉叶当轻茵,听谱参差,纤指下、缠绵如诉。
千二百、轻鸾定飞来,须挽住榴裙,莫教乘去。
填词老手,笔非秋垂露。髯也风流玉田侣。
把金眉小砚、付与红儿。携教坐,长在国山青处。
乌丝栏乍展,回顾桃鬟,写出花间断魂句。
蕉叶当轻茵,听谱参差,纤指下、缠绵如诉。
千二百、轻鸾定飞来,须挽住榴裙,莫教乘去。
这首清代李符的《洞仙歌·题陈其年填词图》是一首描绘词人与友人陈其年共同创作诗词的场景,充满了文人墨客的雅趣和情感交流。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填词人的形象,称他为“笔非秋垂露”,暗示其才华横溢,犹如秋夜露珠般晶莹剔透。"髯也风流玉田侣"则赞美了他的风采,将他比作玉田中的伴侣,风流倜傥。
词人与红儿一同研磨金眉小砚,显示出他们亲密无间的互动。接着,他们一起在国山青处静坐,展开乌丝栏纸,书写着花间词句,表达了深深的诗意和情感。词境优美,如桃鬟女子回首间,写下令人心碎的词章,透露出一种婉约的哀愁。
在音乐的伴奏下,词人仿佛听见了蕉叶上如丝如缕的旋律,女子的纤纤手指在琴弦上弹奏,音符缠绵悱恻,如同低声倾诉。词人期待着轻盈的鸾鸟飞来,希望能留住这美好的时光,不让她乘着诗词离去。
整首词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词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体现了清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周雅述淮夷,汉服分楚甸。
长江带南纪,王图此雄冠。
职事有行役,超旷任眺玩。
览古情讵释,望阙泪已泫。
缅哉天路长,倏尔岁华晏。
侧身蹈穷海,縻廪依下县。
积愠将奚尤,素履竟谁辩。
虽恊康乐情,终切子牟恋。
效志谅有激,陈辞忽纂纂。
即非周南史,留滞有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