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阳台.登楼》
《高阳台.登楼》全文
清 / 李符   形式: 词  词牌: 高阳台   押[麻]韵

竹扫虬檐,梅侵鸳瓦,捲帘归雁飞斜。

如此春光,可堪鬓点霜华。

支筇背锦寻游处,漾酒旗、芳树青遮。

那人家、曾听当垆,曲按红牙。

凄凉南浦平沙,记兰桡小舫,绣毂轻车。

草碧河桥,年年怨别天涯。

伤心怕望长桥路,尽水村、都种桃花。

映桑麻、一任渔郎,误泛仙槎。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开篇“竹扫虬檐,梅侵鸳瓦”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去春来的景象,竹叶清扫着屋檐上的积雪,梅花悄然绽放,侵占了屋顶的瓦片,暗示着春天的到来。接着,“捲帘归雁飞斜”则通过归雁的形象,传递出时光流转和旅人的思归之情。

“如此春光,可堪鬓点霜华”表达了词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尽管春光美好,但自己却已鬓发斑白,增添了人生的沧桑感。接下来,“支筇背锦寻游处”描述了词人拄杖寻觅昔日游玩之地,酒旗掩映在绿树丛中,昔日欢声笑语似乎还在耳边。

“那人家、曾听当垆,曲按红牙”回忆起往昔的热闹场景,女子当垆卖酒,乐师演奏着悦耳的曲调,如今却是物是人非,只剩凄凉。下片转而抒发离别之苦,“凄凉南浦平沙”描绘了分别之地的荒凉景色,河桥边草色青青,每年的离别都在此地发生,令人伤感。

“伤心怕望长桥路,尽水村、都种桃花”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哀愁,看到长桥和满眼的桃花,词人心中更添悲凉。最后,“映桑麻、一任渔郎,误泛仙槎”借渔夫误入仙境的典故,表达了词人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无法挽回的过去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高阳台·登楼》通过景物描写和回忆,展现了词人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深深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留恋。

作者介绍

李符
朝代:清

(1639—1689)清浙江秀水人,原名符远,字分虎,号耕客,又号桃乡。善诗词,工骈体。与兄李绳远、李良年号浙西三李。与朱彝尊等结诗社。后客居福建茶官署,暴卒。有《香草居集》。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挽正字南仲四首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

(0)

辛未九日晦日

遗体即母身,哀哀勿重陈。
一贻泉壤忧,两见霜露晨。
繁霜与重露,涂抹随荆榛。
身即未殒灭,强与松伯春。
遂于摇落中,见此天地仁。
玄鸟已辞社,蓐收方降莘。
拭泪声秋旻,何由酬艰辛。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