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遍衣衫酒未乾,何如李白醉长安?
牡丹庭院漙新露,燕子帘栊过薄寒。
春晚绝无情可托,日长惟有睡相干。
旧题犹在轻罗扇,小字斜行不厌看。
淹遍衣衫酒未乾,何如李白醉长安?
牡丹庭院漙新露,燕子帘栊过薄寒。
春晚绝无情可托,日长惟有睡相干。
旧题犹在轻罗扇,小字斜行不厌看。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以长安为背景,模仿李白风格所作,展现了诗人对繁华都市夜生活的感慨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首句“淹遍衣衫酒未乾”描绘了诗人沉浸在酒中的情景,衣衫湿透,酒仍未尽,形象生动地传达出浓厚的酒兴和放纵之态。接着,“何如李白醉长安?”借用李白醉酒的典故,表达了对长安盛世繁华的向往和自我陶醉之情。
“牡丹庭院漙新露”写出了春夜牡丹盛开,庭院中沾染着晶莹的新露,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美丽的意境。诗人通过“燕子帘栊过薄寒”进一步渲染了春夜的微凉,暗示时光流转,季节更迭。接下来,“春晚绝无情可托”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孤独无依的情感。
“日长惟有睡相干”反映了诗人百无聊赖的生活状态,白天漫长,唯有睡眠相伴。最后两句“旧题犹在轻罗扇,小字斜行不厌看”,诗人提及昔日的题词,轻罗扇上的小字虽已陈旧,但仍能引起深深的怀念,表达了对过去美好记忆的珍视和回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饮酒、牡丹、春夜等元素,勾勒出一幅长安城的夜晚画卷,同时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独特的韵味。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