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尉余乐广,昔尝侍蓬莱。
暮年乃去国,持节此徘徊。
时登清音亭,遥见江西来。
悽然载酒地,复送江东回。
崔嵬苍龙阙,白首所仰怀。
宅相实在傍,敬起酌公杯。
公诗不敢忘,永藏十琼瑰。
我惭卫叔宝,继领外行台。
每望凌云山,尚想盖世才。
遗声落岩壑,松风有馀哀。
卫尉余乐广,昔尝侍蓬莱。
暮年乃去国,持节此徘徊。
时登清音亭,遥见江西来。
悽然载酒地,复送江东回。
崔嵬苍龙阙,白首所仰怀。
宅相实在傍,敬起酌公杯。
公诗不敢忘,永藏十琼瑰。
我惭卫叔宝,继领外行台。
每望凌云山,尚想盖世才。
遗声落岩壑,松风有馀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公溯的作品,他以卫尉余乐广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汤子才的敬仰和对过去的感慨。诗中描绘了余乐广晚年离开朝廷,持节在外,时常登临清音亭,遥望江西,心中充满凄凉,曾经的饮酒之地如今又见证着友人的离去。诗人感叹自己虽未能如卫叔宝般显赫,但对汤子才的才华深感敬佩,他的诗歌如同珍贵的琼瑰,被诗人珍藏在心。
诗中的“崔嵬苍龙阙”象征着朝廷的威严,“白首所仰怀”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宅相实在傍”则暗指友人汤子才的地位。最后,诗人提到自己每次眺望凌云山,都会想起汤子才的盖世才华,而他的遗声和风声似乎还带着深深的哀思,融入了山川之间。
整首诗情感真挚,借古人之事抒发对友人的敬仰与惋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情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