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唐子华云松仙馆图》
《唐子华云松仙馆图》全文
元 / 邓文原   形式: 古风

危峰削玉插晴空,淋漓秀色含鸿濛。

世间万物有时易,惟有青山今古同。

隐君山下营茅屋,烟霞笑傲逃尘俗。

日长心境鹤俱閒,自扫白云松下宿。

溪头觅句行迟迟,童子囊琴归竹篱。

猗兰调古少人听,等閒何处寻钟期。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超凡脱俗的山水画卷。首句“危峰削玉插晴空”,以“削玉”之喻,形象地勾勒出山峰的峻峭与挺拔,仿佛直插云霄的美玉,展现出一种清冷而高洁的气质。接着,“淋漓秀色含鸿濛”,进一步渲染了山色的丰富与深邃,如同天地间弥漫着的浓郁绿意,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世间万物有时易,惟有青山今古同”,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然永恒不变的感慨,青山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见证了世间的变迁,却依然保持着其原始的风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恒常之间的对比。

“隐君山下营茅屋,烟霞笑傲逃尘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下的生活场景,他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以烟霞为伴,以笑傲的姿态面对世俗的纷扰,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自由。

“日长心境鹤俱閒,自扫白云松下宿”,进一步刻画了隐士的生活状态,白天悠长,心灵得以宁静,与鹤为伴,夜晚则在松下栖息,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溪头觅句行迟迟,童子囊琴归竹篱”,描绘了诗人漫步于溪边,寻找灵感的情景,与童子一同归家,琴声悠扬,充满了田园牧歌式的和谐与美好。

“猗兰调古少人听,等閒何处寻钟期”,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古代高雅音乐的怀念,以及对知音难遇的感慨,暗示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寻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隐逸之乐,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邓文原
朝代:元   字:善之   籍贯:绵州(今四川绵阳)   生辰:公元1258年至1328年

邓文原(公元1258年至1328年),字善之,一字匪石,人称素履先生,绵州(今四川绵阳)人,又因绵州古属巴西郡,人称邓文原为“邓巴西”。其父早年避兵入杭,遂迁寓浙江杭州,或称杭州人。历官江浙儒学提举、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事、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监祭酒、翰林侍讲学士,卒谥文肃。其政绩卓著,为一代廉吏,其文章出众,也堪称元初文坛泰斗,《元史》有传。著述有《巴西文集》、《内制集》、《素履斋稿》等。
猜你喜欢

清渭八景·其七大陇秋云

迢迢大陇似眠牛,多少村庄筑此丘。

玄室幽深埋玉树,晓云飞绕护松楸。

栖迟每入林閒渺,变化长从海上浮。

正是苍生多渴望,作为霖雨济田畴。

(0)

东山碧岩亭

旧室曾留古岸边,新亭同赏碧岩前。

日生狮子峰头树,烟伴榴花洞口泉。

黄叶入秋山出地,白云临晓海乘天。

飘然踪迹今何定,别去江湖又一年。

(0)

鹧鸪天.寿何簿乃尊

鸠杖庞眉鹤发仙。诗中有史笔如椽。

爱莲自是平生趣,吟到梅花晚更坚。

珍九鼎,食万钱。谁如有子彩衣鲜。

蜀陈旧事君须记,贵盛还当具庆年。

(0)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其十二温汤

连山西南来,中断还崛起。

干霄几千仞,据地三百里。

飞峰上灵秀,众壑下清美。

逮兹势力穷,犹能出奇伟。

谁燃丹黄燄,爨此玉池水。

客来争解带,万劫付一洗。

当年谢康乐,弦绝今已矣。

水碧复流温,相思五湖里。

(0)

春风

一举造物手,万生和气中。

酒边排雪意,诗里要春风。

了了谁孤起,滔滔我即空。

试询三世事,犹有读书功。

(0)

蓦山溪·其七和人冬至韵

西江东去,总是伤时泪。

北陆日初长,对芳尊、多悲少喜。

美人去后,花落几春风,杯漫洗。人难醉。

愁见飞灰细。梅边雪外。风味犹相似。

迤逦暖乾坤,仗君主、雄风英气。

吾曹老矣,端是有心人、追剑履。辞黄绮。

珍重萧生意。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