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孙锦织渡瀛桥,瀛岛天章亦锦标。
笔本家传妆五色,烛仍官限试三条。
朱衣夜静头方点,赤鲤雷鸣尾已烧。
报听霓裳云外奏,仙风吹曲桂香飘。
天孙锦织渡瀛桥,瀛岛天章亦锦标。
笔本家传妆五色,烛仍官限试三条。
朱衣夜静头方点,赤鲤雷鸣尾已烧。
报听霓裳云外奏,仙风吹曲桂香飘。
这首诗描绘了科举考试的庄重与神秘氛围。首联“天孙锦织渡瀛桥,瀛岛天章亦锦标”以神话般的想象开篇,将科举比作天孙渡过瀛桥编织锦绣,瀛岛上也展现出天章般的辉煌,象征着科举的神圣与荣耀。颔联“笔本家传妆五色,烛仍官限试三条”则通过家传之笔和官定的三条试题,展现了考生们在传统与规矩中的努力与挑战。颈联“朱衣夜静头方点,赤鲤雷鸣尾已烧”描绘了考试之夜的寂静与紧张,以及考生们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尾联“报听霓裳云外奏,仙风吹曲桂香飘”则以仙乐与桂花香的意象,预示着考试结果的美好与荣耀,仿佛是仙境中的报喜之声。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科举制度的庄严与美好,也寄托了对考生们的深切祝愿。
过望月上迟,高斯先见矣。
因之事登山,台更高山耳。
欲得乃无厌,人情率如此。
夕曛犹满川,台上峭凉美。
少坐渐昏黄,东方明渐始。
但见升岭巅,谁知涌海底。
是时方戌刻,更鼓犹未起。
清概不可孤,当并揽山水。
策马共月行,登舟共月止。
青雀不觉动,银蟾益如洗。
懋勤供砚匣,即景探其理。
水态与山容,都归朗照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