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进更步松岩,静色寒声迥不凡。
谁道山中能驻景,午峰日影讶西衔。
石门进更步松岩,静色寒声迥不凡。
谁道山中能驻景,午峰日影讶西衔。
这首诗描绘了深山幽谷的静谧与神秘。诗人步入石门,继续前行至松林环绕的岩石间,感受到一种超脱凡尘的宁静与寒凉之声交织的氛围。诗人以“迥不凡”三字,强调了此处景色的独特与非凡之处。接着,诗人以反问句式提出疑问:“谁道山中能驻景?”意在表达山中景色之独特,仿佛时间在此停留,不易被外界所感知。
后两句进一步展开画面,午后的阳光洒在山峰上,形成一道奇异的日影,似乎太阳也对这山中的美景感到惊讶,特意调整了位置,使得日影呈现出不同于常态的形态。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也强化了山中景象的神秘与独特。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自然之美的隐秘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独到见解。
母仪天下,圣祚保延长。
声教被遐方。
严恭孝飨来清庙,鸾辂历康庄。
箫韵九奏凤来翔。
褘翟焕祥光。
惟馨蕊醴奠瑶觞。
万寿永无疆。
亲承先顾,保祐助吾皇。
亿载正乾纲。
宗文祖武尊邦社,天下锡蕃昌。
六宫扈从亲重翟,清庙荐萧芗。
礼行乐备神祈飨,四海永来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