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律拘,不以禅缚。说法口窄,默游步阔。
草木阳春来,池塘明月落,何妨处处相安著。
不以律拘,不以禅缚。说法口窄,默游步阔。
草木阳春来,池塘明月落,何妨处处相安著。
这首诗是宋代禅师释正觉的作品,名为《禅人写真求赞(其六十三)》。诗人以自由洒脱的笔触,描绘了一种超越律法与禅定束缚的生活态度。"不以律拘,不以禅缚"表达了禅者的自在无碍,不受传统规则和修行禁锢;"说法口窄,默游步阔"则暗示禅者善于以简静的方式传达深意,行动上则宽广无边,随缘自在。接下来的两句"草木阳春来,池塘明月落"通过自然景象,寓言般地展示了禅者的内心世界,充满生机与宁静。最后的"何妨处处相安著"更是点出禅者的心境——无论何处,都能与世界和谐共处,自在生活。整首诗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随缘而行的精神风貌。
春在溟濛处。怪眼底韶华,都被浓阴遮住。
庭院深深帘不捲。只把沈檀香炷。
辜负却、阳春几许。
屈指清明时已近,有何人、约伴寻芳去。
试先绣,踏青履。却将花事从头数。
恨几番、芳菲萦梦,游踪迟暮。
万绿模糊天欲暝,不放斜阳一缕。
又奚待、绿章催护。
闲煞海棠花下立,只听它、双燕呢喃语。
似相对,诉愁绪。
卫青屯上谷,连营肃旗鼓。
五道出将军,弓高与强弩。
系其贤王归,奇功不堪数。
坐拥武刚车,帐下式歌舞。
李广不得意,上簿至幕府。
是岂战之罪,拊心良独苦。
朱生蓬蒿人,掘起自行伍。
浮海斩吕嘉,英略无千古。
功奇祸亦奇,十年槛中虎。
长剑虽蒯缑,犹堪贾一怒。
丈夫身不死,塞垣报明主。
背红闺綵伴,侵晓起、绕苔墀。
待数树分铃,悬幡酹酒,不放春归。枝枝。
竞芳弄影,最销魂月底上灯时。
好伴笙清笛暖,莫教燕妒蜂痴。霏霏。红雪扑帘飞。
吹落怨风姨。叹九十韶光,三分春色,多付香泥。
心期。隔年再见,却何堪一载费相思。
谁唱阳关送别,可怜只有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