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红闺綵伴,侵晓起、绕苔墀。
待数树分铃,悬幡酹酒,不放春归。枝枝。
竞芳弄影,最销魂月底上灯时。
好伴笙清笛暖,莫教燕妒蜂痴。霏霏。红雪扑帘飞。
吹落怨风姨。叹九十韶光,三分春色,多付香泥。
心期。隔年再见,却何堪一载费相思。
谁唱阳关送别,可怜只有莺儿。
背红闺綵伴,侵晓起、绕苔墀。
待数树分铃,悬幡酹酒,不放春归。枝枝。
竞芳弄影,最销魂月底上灯时。
好伴笙清笛暖,莫教燕妒蜂痴。霏霏。红雪扑帘飞。
吹落怨风姨。叹九十韶光,三分春色,多付香泥。
心期。隔年再见,却何堪一载费相思。
谁唱阳关送别,可怜只有莺儿。
这首《木兰花慢·惜花》是清代词人袁绶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对春花的深深眷恋和无奈的离愁。词的开篇通过“背红闺綵伴,侵晓起、绕苔墀”,描绘出清晨女子起身赏花的情景,透露出淡淡的哀愁。
“待数树分铃,悬幡酹酒,不放春归”三句,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词人试图留住春光的努力,但春意已无法挽留,只能寄托于祭奠般的仪式。“枝枝。竞芳弄影”描绘花朵在月光下争艳摇曳,而“最销魂月底上灯时”则渲染了月下花影的凄美,暗示了时光流转中的伤感。
“好伴笙清笛暖,莫教燕妒蜂痴”一句,借笙笛声与蜜蜂、燕子的活动,进一步渲染春日氛围,同时也流露出词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春花被忽视的感慨。“霏霏。红雪扑帘飞”以“红雪”比喻凋零的花瓣,形象地展现了春花飘落的场景,引发词人心中的哀怨。
“叹九十韶光,三分春色,多付香泥”表达了词人对春光流逝的惋惜,春光如梦,三分春色最终化为泥土,寓意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心期。隔年再见,却何堪一载费相思”揭示了词人对未来的期待与现实的失落,一年的思念之情难以言表。
最后,“谁唱阳关送别,可怜只有莺儿”以莺儿的鸣叫作为结尾,更显孤独与寂寥,词人借莺儿的歌声表达了对春花的深情告别,以及自己心中的离愁别绪。
总的来说,袁绶的这首《木兰花慢·惜花》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春花的深情厚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西风峭急愁云结,镇日闭门春事劣。
几回伫旭射窗纱,褰帘又诧红梅折。
年年二月乱花香,今年尚堕前年雪。
柴扉萧索客来稀,剧谭谁伴玲珑舌。
步兵习懒爱沉酣,文园耽句成消渴。
常闻外靖难内宁,随身小病何须绝。
忽然长啸盼吴钩,离奇病骨非雄桀。
平生壮志勒燕然,会须踏碎千山月。
丈人刘览古人齐,间通弘景岐黄说。
奚奴松下晒书回,连云剪药清泉冽。
石铛曾否煮金樱,相诒乞在蒲觞节。
岷江东流何渺茫,仙舟西去指华阳。
峡深当画暗雷雨,白帝青天豁大荒。
一望峨眉山上月,风吹寒影堕潇湘。
益州部里占星使,草色春时接夜郎。
客将河汉支机石,归自乘槎历七襄。
苌弘碧血埋难化,杜宇啼魂怨未忘。
胡不为我排阊阖,愿君致之北斗傍。
即今叱驭九折坂,金精元气参翱翔。
雪峰突兀三飞梁,中挂鸟道通蛮方。
司马长卿子虚赋,其文可以陵太苍。
临邛小监杨得意,亟荐词臣谒建章。
后来此事益寂寞,烟尘万里遥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