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失一房山。本色空明欲画难。
湿粉楼台清似水,阑干。挂起珠帘面面寒。
吹气尽如兰。添酒围灯带笑看。
见说谢家工小令,香翻。柳絮因风句合删。
翠失一房山。本色空明欲画难。
湿粉楼台清似水,阑干。挂起珠帘面面寒。
吹气尽如兰。添酒围灯带笑看。
见说谢家工小令,香翻。柳絮因风句合删。
这首《南乡子》是清代词人吴藻的作品,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词中首先提到“翠失一房山”,暗示了山色的青翠已被雾气或季节变化所遮掩,只剩下一抹空明之感,难以用画笔捕捉。接着,“湿粉楼台清似水”形象地描绘了楼台在湿润空气中显得格外洁净,如同清水般透明,反映出词人对环境的细腻观察。
“阑干”二字引出室内景象,挂起的珠帘在微寒的空气中轻轻摇曳,增添了词境的清凉与静谧。最后两句“吹气尽如兰”和“添酒围灯带笑看”,通过人物的动作和感受,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情趣。词人似乎在品酒赏景时,感受到气息如兰的女子的气息,同时也赞赏着谢家(可能指某位才女)擅长创作精巧的小令。
“香翻”一词,可能是形容女子的香气四溢,而“柳絮因风句合删”则表达了词人对于诗歌创作的见解,认为某些过于柔弱或不切题的比喻(如柳絮随风)应当删去,体现了词人对于诗歌意境和语言的严谨要求。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写景抒情为主,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词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瑞芳楼下,有花中君子,群然相聚。
笑把筒露浥,来庆黄堂初度。
净植无尘,清香近远,人与花名伍。
六郎那得,这般潇洒襟宇。
运了多少兵筹,依红泛绿,向俭池容与。
歌裤方腾持节去,未许制衣湘楚。
紫禁荷囊,玉堂莲炬,遍历清华处。
归寻太乙,轻舟一叶江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