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无尘战马闲,稻梁桑柘绿回环。
不知尽是君王力,华屋重重对好山。
四海无尘战马闲,稻梁桑柘绿回环。
不知尽是君王力,华屋重重对好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图。首句“四海无尘战马闲”开篇即点明了社会的安定与和平,战马不再驰骋疆场,象征着国家的安宁与繁荣。接着,“稻梁桑柘绿回环”一句,以绿色的稻田、谷物和茂盛的桑树、柘树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画卷,展现了自然界的丰饶与和谐。
“不知尽是君王力,华屋重重对好山”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景象的赞叹与思考。这里的“君王力”不仅指帝王的治理能力,更蕴含了人民辛勤劳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华屋与好山的对比,既体现了物质生活的富足,也暗示了自然环境的优美,二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理想中的生活图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社会在和平环境下,人们安居乐业、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赞美。
轩前梅花开几枝,远来速我梅轩诗。
浩然穷死逋仙逝,落笔恐被梅花疑。
梅花自是江南物,铁石肝肠冰雪质。
罗浮别后今几年,梦里犹疑见颜色。
何当樽酒造华轩,濡毫申牍心悠然。
人间万卉何足数,坐对寒香诗百篇。
永嘉山水妍,达士美如玉。
高阁清且閒,群岑翠可掬。
天台雁荡天际来,远近合踏青莲开。
岚光排闼临书案,黛影当筵落酒杯。
亭亭华盖祥云表,九点晴烟斗山小。
遥窥罗幌入窗凉,近映砚屏山嶂晓。
弦中古操振芳声,镜里脩眉巧画成。
烟开鳌背帘前碧,雨洗螺鬟掌上青。
四时清胜如盘谷,满座高朋霁吟目。
巾舄同盟物外情,房栊不受人间俗。
川原旷野仍逶迤,霞月朝昏映苧衣。
缅想林翁多雅趣,倚栏长咏少陵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