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老母》
《忆老母》全文
明 / 杨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吾母八旬外,其如游子情。

正宜怜短日,犹自恋浮名。

马为看云驻,诗因陟屺成。

谁云须禄养,江海有袁闳。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巍所作的《忆老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年迈母亲的深切思念与关怀。

首联“吾母八旬外,其如游子情”,开篇即点明了诗人母亲已年过八十,而自己作为游子在外漂泊,无法常伴左右,心中充满了对母亲的牵挂和思念之情。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母亲的衰老与游子的漂泊相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颔联“正宜怜短日,犹自恋浮名”,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功名利禄的复杂情感。在诗人看来,随着岁月的流逝,陪伴母亲的时间越来越短,因此更加珍惜与母亲相处的每一刻;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仍然被世俗的名利所吸引,难以完全放下,这种内心的挣扎和矛盾,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颈联“马为看云驻,诗因陟屺成”,通过具体的行动和创作过程,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诗人骑马行至高处,看到云彩时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内心深处对母亲的思念所致;而“诗因陟屺成”则说明了诗人将这份情感化为了诗歌,通过创作来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与敬爱。

尾联“谁云须禄养,江海有袁闳”,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传统孝道的理解与反思。虽然社会上普遍认为需要通过功成名就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但诗人却以古代隐士袁闳为例,暗示了另一种生活方式——远离尘嚣,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宁静,同样可以实现对父母的孝顺与关爱。这一联既是对传统观念的挑战,也体现了诗人对个人生活选择的思考与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母亲深厚的情感以及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杨巍
朝代:明

(约1514—约1605)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猜你喜欢

送范宪副之鲁栝苍人也余昔治其郡

杜门忘却人间世,扫径重回长者车。

芳草客程聊信宿,白云官舍近何如。

观风东去闻弦诵,报政南来待简书。

莫道外台非禁地,霜威犹是避骢馀。

(0)

早春柬蔡法曹

逢时总是翻飞侣,失路俱为留滞人。

白首何曾离画省,素衣聊得谢缁尘。

风光自向湖间转,柳色先从郭外新。

为语麟台暂相赏,勿因愁思厌看春。

(0)

至后酬子安兄感遇见贻之作

朝来江郭已回阳,春近湖山兴自长。

寒日闭门聊谢客,晚年执戟笑为郎。

冥冥鸿雁栖云径,寂寂鱼龙卧水乡。

闻道平原赋招隐,桂丛深处幸相将。

(0)

永宁寺登木末亭

香刹侵丹汉,禅亭结翠微。

芙蓉悬宝塔,鳷鹊影金扉。

祇树千云覆,灵花万雨飞。

绿深全隐驭,红密半遮衣。

籁引秋声入,镫传夜梵归。

凭高览虚寂,真乘在芳菲。

(0)

阅马作

骠骑归天育,龙驹服义台。

种多洼水产,献或宛城来。

辔以明珠饰,装将瑞锦裁。

摐金元逸足,喷玉岂凡材。

弄影盘花曲,骄嘶系柳隈。

黄池饮初罢,御苑猎方回。

不数周王骏,何言卫国騋。

北群从此富,西域未须开。

(0)

答徐绍卿见怀二首·其一

停云遥引望,良晤近何疏。

以我丘中想,开君湖上书。

花飞人别后,木落雁来初。

祗为怀徐孺,长令夜榻虚。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