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宣公上不负君、下不负学;
武乡侯可以寄命、可以托孤。
陆宣公上不负君、下不负学;
武乡侯可以寄命、可以托孤。
此联赞颂了张之洞先生的高尚品德与卓越功绩。上联“陆宣公上不负君、下不负学”以唐代名臣陆贽为例,意在表达张之洞先生在为官期间,对君主忠诚不渝,对学问严谨求实,展现了他作为官员的忠诚与学者的严谨。
下联“武乡侯可以寄命、可以托孤”则以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字孔明,别号武乡侯)为喻,赞扬张之洞先生如同诸葛亮一般,可以将生命和未来托付给他,意味着张之洞先生在社会、政治、教育等多个领域都有着极高的威望与影响力,能够得到人们的信任与依赖。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高度评价了张之洞先生在国家治理、学术研究以及培养人才方面的杰出贡献,表达了对他高尚人格与伟大成就的深切敬仰。
县城苍翠里,客路两崖开。
硖石云漠漠,东风吹雨来。
吾兄此为吏,薄宦知无媒。
方寸抱秦镜,声名传楚材。
折腰五斗间,僶俛随尘埃。
秩满少馀俸,家贫仍散财。
谁言次东道,暂预倾金罍。
虽欲少留此,其如归限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