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故吾其问水滨,向来不合典班春。
一从去作沧浪客,几度重题郁垒神。
垂死岂堪思往事,忍穷方欲作閒人。
喜公强健犹如故,未有清樽可祓尘。
世故吾其问水滨,向来不合典班春。
一从去作沧浪客,几度重题郁垒神。
垂死岂堪思往事,忍穷方欲作閒人。
喜公强健犹如故,未有清樽可祓尘。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反思与自我安慰的作品。诗人开篇即提出“世故吾其问水滨”,通过水边的寂静环境,引出内心的独白和追问,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思考。
“向来不合典班春”一句,则表明诗人的情感与常人的喜乐不同,他的心境如同春天里的一股清流,不为世俗所动。紧接着,“一从去作沧浪客,几度重题郁垒神”两句,诗人自比沧浪之水的游子,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郁垒神”的反复吟咏,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平静与矛盾。
然而,在面临生命终点时,“垂死岂堪思往事”一句,诗人却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似乎对过往的苦乐都已看淡。接着“忍穷方欲作閒人”则是诗人表达了即使在贫困中,也希望能够保持一份超脱世俗的心态,继续扮演一个闲适之人的角色。
最后两句,“喜公强健犹如故,未有清樽可祓尘”,诗人通过对朋友健康状况的祝福和表达,传递了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提及“清樽”而没有“祓尘”的可能,则是在暗示即便是洁净的酒杯,也难以洗刷心灵的尘埃。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自我叙述和内心独白,展现了一个复杂多变的心灵世界。它不仅仅是一次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一个时代背景下的精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