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伯田见酬四首·其二》
《次韵伯田见酬四首·其二》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世故吾其问水滨,向来不合典班春。

一从去作沧浪客,几度重题郁垒神。

垂死岂堪思往事,忍穷方欲作閒人。

喜公强健犹如故,未有清樽可祓尘。

(0)
翻译
我该向水边寻求答案,一直以来都不合常规度过春天。
自从成为江湖游子,多次重提在郁垒神前的诗篇。
垂暮之年怎堪再想往昔,身处困厄只想做个闲散之人。
欣喜您依然强健如昔,但还未有清酒能洗尽尘埃。
注释
世故:处世经验。
吾其:我应当。
问水滨:向水边寻找答案。
向来:一直以来。
不合:不适应。
典班:常规。
春:春天。
一从:自从。
沧浪客:江湖游子。
几度:多次。
重题:再次题写。
郁垒神:古代传说中的驱邪神。
垂死:垂暮之年。
岂堪:怎能承受。
思往事:回想过去。
忍穷:忍受困穷。
方欲:正想。
作閒人:做闲散之人。
喜公:欣喜您。
强健:身体强壮。
犹如故:依旧。
未有:没有。
清樽:清酒。
可祓尘:能洗净尘埃。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反思与自我安慰的作品。诗人开篇即提出“世故吾其问水滨”,通过水边的寂静环境,引出内心的独白和追问,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思考。

“向来不合典班春”一句,则表明诗人的情感与常人的喜乐不同,他的心境如同春天里的一股清流,不为世俗所动。紧接着,“一从去作沧浪客,几度重题郁垒神”两句,诗人自比沧浪之水的游子,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郁垒神”的反复吟咏,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平静与矛盾。

然而,在面临生命终点时,“垂死岂堪思往事”一句,诗人却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似乎对过往的苦乐都已看淡。接着“忍穷方欲作閒人”则是诗人表达了即使在贫困中,也希望能够保持一份超脱世俗的心态,继续扮演一个闲适之人的角色。

最后两句,“喜公强健犹如故,未有清樽可祓尘”,诗人通过对朋友健康状况的祝福和表达,传递了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提及“清樽”而没有“祓尘”的可能,则是在暗示即便是洁净的酒杯,也难以洗刷心灵的尘埃。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自我叙述和内心独白,展现了一个复杂多变的心灵世界。它不仅仅是一次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一个时代背景下的精神写照。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和友人题僧院蔷薇花三首·其一

何人移得在禅家,瑟瑟枝条簇簇霞。

争那寂寥埋草暗,不胜惆怅舞风斜。

无缘影对金尊酒,可惜香和石鼎茶。

看取老僧齐物意,一般抛掷等凡花。

(0)

嘲李端端·其二

觅得黄骝鞁绣鞍,善和坊里取端端。

扬州近日浑成差,一朵能行白牡丹。

(0)

同李使君渭游等慈寺

淮阳清静理,永嘉山水心。

(0)

游仙窟诗.别文成

此时经一去,谁知隔几年。

双凫伤别绪,独鹤惨离弦。

怨起移酲后,愁生落醉前。

若使人心密,莫惜马蹄穿。

(0)

横吹曲辞.长安道

长安道,人无衣,马无草,何不归来山中老。

(0)

忆山中

春还不得还,家在最深山。

蕙圃泉浇湿,松窗月映闲。

薄田临谷口,小职向人间。

去处但无事,重门深闭关。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