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深居杂兴六首·其四》
《深居杂兴六首·其四》全文
宋 / 林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冉冉秋云抱啸台,一兵松竹是闲媒。

谁闻济北传兵略,枉说山东出相才。

樵褐短长披搕膝,丹炉高下垒悬胎。

三千功行无圭角,可望虚皇九锡来。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深居杂兴六首(其四)》。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以冉冉秋云和啸台为背景,展现了宁静而淡泊的生活氛围。"一兵松竹是闲媒"一句,将松竹比喻为诗人闲适生活的见证者,透露出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

接下来的两句"谁闻济北传兵略,枉说山东出相才"则转向对时局的感慨,暗示济北并无兵略可传,山东也不见出类拔萃的相才,流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淡淡哀叹。

"樵褐短长披搕膝"描绘了诗人简朴的生活状态,穿着粗布衣裳,围坐在膝前,显得质朴而自在。"丹炉高下垒悬胎"则借炼丹炉的形象,寓言修炼功夫的层次,表达诗人追求内心清净与道法自然的愿望。

最后两句"三千功行无圭角,可望虚皇九锡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修行成果的信心,认为自己虽未显赫于世,但凭借内心的修为,或许能期待得到上天的嘉奖,即"虚皇九锡"的赐予,寓意着精神上的崇高荣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与道德修养的隐逸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林逋

林逋
朝代:宋   生辰:967一1028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
猜你喜欢

癸丑春闱试毕次韵知举倪侍郎先生二首·其一

公道如天望眼开,片云无地著群猜。

千钧用尽能辞力,万木抡馀始见材。

枕为听更寒自警,门因看月夜频推。

虚惭浅薄持衡地,十度悬科五度来。

(0)

送屠大理元勋录刑福建

九寺官高重两京,北来冠盖且南征。

清怜解橐留家地,老识登堂拜母情。

司马昼游非衒宠,欧阳夜坐本求生。

况逢紫凤衔书日,盆覆须教仰大明。

(0)

宿西陵朝房用前韵

汉家陵壑动悲飔,汾水经秋忆旧辞。

海上桑田春几变,人间铁马夜还骑。

瞻疑日角临朝地,立似天门待漏时。

山下拥裘寒不寐,独吟聊且罢联诗。

(0)

枉诸友先君墓次方石先生韵奉谢二首·其一

荒郊无地不悲风,废堞西来古道东。

本为登堂劳范式,非关痛腹返桥公。

十年世事看今昨,两代交情识始终。

赖有新诗题旧恨,多愁聊可慰予穷。

(0)

闻世赏太史诵夏提学正夫后园席上二首次韵分柬·其一

回廊欲尽到还通,十笏书斋一径东。

坐久幽花犹带雨,酒醒高树忽生风。

乡园近接官仍近,馆舍同迁地不同。

闻道诗筵多好客,夜来磐际有飞鸿。

(0)

次韵寄答若虚二首·其一

懒向江湖问楫师,江南江北两相思。

鸠巢近报移来宅,雁札遥传寄到诗。

城市行踪嗟我在,山林性格祗君知。

如今旧社无新兴,不似星堂夜战时。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