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寺官高重两京,北来冠盖且南征。
清怜解橐留家地,老识登堂拜母情。
司马昼游非衒宠,欧阳夜坐本求生。
况逢紫凤衔书日,盆覆须教仰大明。
九寺官高重两京,北来冠盖且南征。
清怜解橐留家地,老识登堂拜母情。
司马昼游非衒宠,欧阳夜坐本求生。
况逢紫凤衔书日,盆覆须教仰大明。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为送屠大理元勋赴福建任录刑官而作。诗中描绘了屠大理在京城的显赫地位与声望,以及他南征北战的壮志豪情。诗中对屠大理的家庭情感、个人品格和对工作的热忱进行了细腻的刻画。
首联“九寺官高重两京,北来冠盖且南征”点明屠大理在京城的高官身份,以及他即将前往南方任职的壮志。颔联“清怜解橐留家地,老识登堂拜母情”则通过家庭情感的描写,表现了屠大理对家庭的眷恋和对母亲的孝顺之情。颈联“司马昼游非衒宠,欧阳夜坐本求生”运用典故,赞美屠大理白天游玩并非炫耀权势,夜晚静坐是为了追求生命的意义,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尾联“况逢紫凤衔书日,盆覆须教仰大明”以“紫凤衔书”象征屠大理受到朝廷的重视和信任,表达了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暗示了他将面对的挑战和责任。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屠大理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有对其未来仕途的期许,体现了李东阳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楚天愁绝九回肠,汉水烟波动渺茫。
雁尽北书无日到,秋深南菊为谁芳。
江头落叶催行路,岘首浮云蔽故乡。
惆怅年来迟暮意,明朝风色是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