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友人》
《寄友人》全文
宋 / 陈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行人征辔路西东,霜叶翩翩舞乱红。

晓色冥朦溪浸月,阴容黯澹马嘶风。

浮生信若萍随浪,远意徒惊鸟在笼。

万事欲穷须握手,尺书相问愧匆匆。

(0)
注释
行人:赶路的人。
征辔:出行的马匹。
路西东:东西方向的道路。
霜叶:秋天的落叶。
翩翩:轻盈飘动的样子。
舞乱红:像跳舞一样纷飞的红色叶子。
晓色:黎明的光线。
冥朦:模糊不清。
溪浸月:溪水倒映着月亮。
阴容:阴沉的天空。
黯澹:昏暗。
马嘶风:马儿在风中嘶叫。
浮生:漂泊不定的人生。
萍随浪:像浮萍随波逐流。
远意:远方的思念。
徒惊:徒然使...惊动。
鸟在笼:笼中的鸟。
万事:世间万物。
欲穷:想要彻底了解。
须握手:需要通过交流。
尺书:短笺。
相问:互相询问。
愧匆匆:心中充满愧疚,时间紧迫。
翻译
行人在东西方向的路上赶路,霜叶像红蝴蝶般纷飞。
黎明时分,溪水映照着朦胧的月色,阴暗的天空下,马儿在风中嘶鸣。
人生如浮萍随波逐流,远方的思念只能让笼中的鸟儿感到惊动。
面对世间万象,想要尽知却只能握手言欢,匆忙间书信往来心中有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瓘所作的《寄友人》。诗人以行人的视角,描绘了一幅秋日别离的画面。"行人征辔路西东,霜叶翩翩舞乱红",生动地展现了行人赶路时,路边霜叶在秋风中飘零,如同红叶纷飞的场景,富有动态感。

"晓色冥朦溪浸月,阴容黯澹马嘶风",通过晨曦微茫、溪水映月和马儿在冷风中嘶鸣,营造出一种凄清而深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

"浮生信若萍随浪,远意徒惊鸟在笼",诗人运用比喻,将人生比作随波逐流的浮萍,表达人生的无常和漂泊不定,同时借鸟在笼中的困境,寓言友人被束缚的境况,流露出对友人自由的渴望。

最后两句"万事欲穷须握手,尺书相问愧匆匆",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希望在分别之际能紧紧握手,但因事务繁忙,只能匆忙写信问候,流露出遗憾与歉疚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语言优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生活的感慨。

作者介绍

陈瓘
朝代:宋   字:莹中   号:了斋   籍贯:沙县城西劝忠坊   生辰:1057-1124年

陈瓘(1057-1124年),字莹中,号了斋,沙县城西劝忠坊人。宋元丰二年(1079年)探花,授官湖州掌书记。 历任礼部贡院检点官、越州、温州通判、左司谏等职。 陈瓘为人谦和,不争财物,闲居矜庄自持,不苟言谈,通《易经陈瓘于书法,造诣亦颇深。真迹传世唯《仲冬严寒帖》。李纲曰:“了翁书法,不循古人格辙,自有一种风味。观其书,可以知气节之劲也。”邓肃曰:“开卷凛然,铜筋铁骨,洗空千古,侧眉之态,盖鲁公之后一人而已。”明陶宗仪曰:“精劲萧散,有《兰亭》典型”。由是观之,其书法出神入化,可谓高妙矣。
猜你喜欢

大翁携来诸物俱典尽各赋一绝·其一琴

一曲拘幽心已悲,高山流水尚相随。

年来弦断桐俱爨,十指空留向子期。

(0)

入山杂咏二十首·其十五

垂垂白发坐凄凄,尽日空山听鸟啼。

笑指岩松高百尺,入山时节与肩齐。

(0)

寄江南诸同社四首·其四

无罪还应出塞来,石头旧社长蒿莱。

会稽禹穴饶探遍,不到天山眼不开。

(0)

圣秋寄诗并双管

一缄珍重寄辽东,诗卷仍将双管同。

旧砚已焚无所用,祇应新句伴寒风。

(0)

暮过苏筑斋留题

原是道傍半间屋,自君到此足优游。

纵令野月长相接,不得僧来也不幽。

(0)

寄仙裳

执斧一长揖,白门雨雪深。

十年曾有约,珍重昔时心。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