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青松路不迷,隐君坟上路萋萋。
当时苫块藏身处,犹说慈乌绕树啼。
白石青松路不迷,隐君坟上路萋萋。
当时苫块藏身处,犹说慈乌绕树啼。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杨叔瓛地官挽歌六章(其四)庐墓处》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感伤的画面。首句“白石青松路不迷”,以白石和青松为景物,象征着墓地的清冷与坚定,暗示了逝者生前的高尚节操。"路不迷"则寓言了人们对逝者的敬仰和怀念,即使在墓道上也不会迷失方向。
次句“隐君坟上路萋萋”,通过描绘坟头草木的茂盛,渲染出一种凄凉而寂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亡者的哀思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萋萋”二字形象地传达出坟地的荒芜,也暗示了亲友对故人的深深怀念。
后两句“当时苫块藏身处,犹说慈乌绕树啼”,进一步深化了哀悼之情。"苫块"是古代丧礼中的习俗,表示悲痛,这里暗指杨叔瓛生前的生活简朴。"慈乌绕树啼"则是借用乌鸦反哺的典故,寓意杨叔瓛的孝行感人至深,连乌鸟也为之动容,增添了哀伤的情感色彩。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寄情,通过对墓地环境的描绘和对亡者生平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杨叔瓛的深切哀悼和对其高尚品质的赞美。
谷因辟后厌鼎烹,那在丘嫂轑釜羹。
冠未挂前已先裂,一簪却上山头雪。
我虽无师心我师,速修何恨下手迟。
论中自得养生理,笔底尽是游仙诗。
休向回车问前路,终须有个安排处。
晴窗点检白云篇,不知谁为作者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