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碧巉岩,直上与天齐。
诗成欲磨崖,藤罗费攀跻。
小山碧巉岩,直上与天齐。
诗成欲磨崖,藤罗费攀跻。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山岩峻拔,与天相齐的壮丽景象。小山不仅指规模较小的山峰,亦寓意着幽静与隐逸。而“碧巉”则形容山石的清新与陡峭之态,其色泽如同翠玉,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岩壁直上,如欲触碰天际,表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不羁。
诗中的“磨崖”一词,既可理解为诗人心中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暗示着诗人想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去雕琢这岩石,使其更加完美。然而,岩壁陡峭,“藤罗费攀跻”,则表达了攀登这一自然奇观的艰难与险峻。藤蔓和攀爬之物都不能很好地抓握住岩面,这不仅是对自然力的赞美,也是对诗人意志坚定的写照。
整首诗通过山石的描摹,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个人内在的坚韧与追求。诗句简洁而富有力度,每一个字眼都渗透着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境。
老父家住逢家洲,无田可种渔为舟。
春和夏炎网头坐,茫茫不觉秋冬过。
卖鱼日不满百钱,妻儿三口穷相煎。
朝餐已了夕不饱,空手归去芦湾眠。
今朝何人买鲜鲫,直得千钱酬二百。
抛钱帆去了不应,却谢君子为增益。
嗟嗟莫怨行路人,满江风月侬最亲。
但看渔翁更强健,银刀赤尾长鳞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