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坛有繁杏,蔼蔼绿生阴。
清风何处起,犹自听鸣琴。
空坛有繁杏,蔼蔼绿生阴。
清风何处起,犹自听鸣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画面,通过“空坛”、“繁杏”、“绿生阴”、“清风”和“鸣琴”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首先,“空坛有繁杏,蔼蔼绿生阴”,诗人以“空坛”作为背景,点明了地点的空旷与静谧,而“繁杏”则为这空寂的空间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繁茂的杏树在阳光下生长,绿叶覆盖,形成一片浓密的阴凉,给人一种清凉舒适的感觉。
接着,“清风何处起,犹自听鸣琴”,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清风与人类的精神活动联系起来。清风似乎从某个不为人知的地方轻轻吹拂而来,它不仅带来了自然界的清新气息,也仿佛是心灵的慰藉。而“犹自听鸣琴”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暗示着即使在这样的宁静环境中,人们的心灵依然能够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愉悦与和谐,体现出一种内在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微妙捕捉,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遥峰苍苍白云白,红树黄花间秋色。
三径曾寻蒋诩居,一区尚忆扬雄宅。
十年不见鹤田翁,远水长山入梦中。
凉飙散荣远林静,微雨湿衣空翠浓。
先生见客幡然出,发短眉长眼如漆。
穷高极厚作千年,虚往实归凡几日。
画图绝似鹤田秋,不许同行只独游。
黄绮正须天子召,巢由底用世人求。
澶州城头河水浑,南城北城如虎蹲。
当年辽师犯几甸,烽火照夜惊边尘。
庙堂大臣惟肉食,幸南幸北俱身利。
臣琼历练老知兵,臣准忠肝陈谠议。
九关半夜一鸡鸣,大驾南征诏书出。
虎臣武将争骏奔,龙旌豹尾如星屯。
六军野宿犯霜雪,万乘露次昭风云。
金节翠支光六辔,黄盖城头压妖彗。
天戈晓渡国威张,神箭星驰贼酋殪。
重瞳一顾转乾坤,万岁山呼震天地。
辽人气慑不敢当,稽首俯伏称诚惶。
三边清宁海波霁,四野桑麦纷牛羊。
至今惟有莱公庙,箫鼓年年歌岁康。
深巷何窈窕,端居掩柴荆。
素心每无欲,寡朴轻浮荣。
虑尽默自守,神清淡忘形。
危坐白日晚,疏林微雨晴。
开窗幽鸟啼,蒲阶芳草青。
焚香卷丝桐,爱此销尘缨。
孤云野鹤唳,绝壑流泉鸣。
高怀旷而婉,雅音谁复听。
古人良已久,寸心千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