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巷何窈窕,端居掩柴荆。
素心每无欲,寡朴轻浮荣。
虑尽默自守,神清淡忘形。
危坐白日晚,疏林微雨晴。
开窗幽鸟啼,蒲阶芳草青。
焚香卷丝桐,爱此销尘缨。
孤云野鹤唳,绝壑流泉鸣。
高怀旷而婉,雅音谁复听。
古人良已久,寸心千古情。
深巷何窈窕,端居掩柴荆。
素心每无欲,寡朴轻浮荣。
虑尽默自守,神清淡忘形。
危坐白日晚,疏林微雨晴。
开窗幽鸟啼,蒲阶芳草青。
焚香卷丝桐,爱此销尘缨。
孤云野鹤唳,绝壑流泉鸣。
高怀旷而婉,雅音谁复听。
古人良已久,寸心千古情。
这首明代刘炳的《敬轩诗为王达善赋》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超然的画面。诗人通过深巷、柴荆、素心、寡朴等意象,展现出主人公淡泊名利、内心清净的生活态度。他静静地独处,日影西斜,疏林间细雨初歇,环境清幽。鸟儿在窗外啼叫,阶前蒲草青翠,焚香弹琴,借以洗涤尘世的纷扰。山间的孤云野鹤与山谷的流水声,构成了一曲高远而婉转的自然乐章。
然而,这样的高洁情怀似乎无人能懂,只有诗人自己沉浸其中,感叹古人虽已远去,但这种高尚的情感却跨越千年,触动人心。整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和感慨。
江山如此无情,甚与春愁俱满。
深悔当时,踟蹰陌上,却任花开缓缓。
东风不管,将一丈游丝,等闲吹断。
若道缘悭,匆匆怎做踏春伴。人生此恨难遣。
剩垂杨一树,雨疏烟嫩。
碧汉星移,银桥鹊去,比并天河还远。
料他憔悴,也似两年来,鬓丝新换。
赢得思量,向懊侬船幔。
梦醒箬篷底,一点一声秋。
密密疏疏淅淅,听遍不胜愁。
数朵湿山如黛,两岸芦花似雪,白了旅人头。
谁识绣衣客,转忆绿苹州。是僧楼,是罗帐,是扁舟。
触惹平生心事,仕宦苦沈浮。
忽见鱼生床下,又听蛙鸣灶底,难得唤晴鸠。
檐溜洒空下,多半作浮沤。
笑别丹砂鼎。写仙宫、归来句漏,移家相等。
新筑鉴湖三亩宅,合署蓬莱行省。
暂住也、老天才肯。
小院凉生人并坐,海棠红、偎热秋兰冷。
靠一树、梧桐影。让人迤逦终南径。
好夫妻读书双眼,都如明镜。
雏凤声清依老凤,总角定簪红杏。
背经史、银瓶浆迸,阶下宜男花又吐,小麒麟、以次争驰骋。
添几个、擎珠媵。
草阁凭消受。护茅檐、苍松落翠,高梧环牖。
城北徐公美无度,才在卢前王后。
抛心力、豪苏腻柳。
把卷六州难铸错,哭秋风、赋汝抛词手。
空唱破、旗亭口。神仙将相原难就。
笑人闲勋名富贵,男儿自有。
收拾牢骚行乐耳,坐两秋香半亩。
偕老者、梁鸿佳妇。
暮唱小山招隐曲,愿儿孙、森列当阶秀。
君更爱、蟾宫否?
黄卷青灯,二十载、纸窗消受。
分给到,九枝银蜡,冰湖明透。
照我量才分玉尺,让他修史围红袖。
记风檐、默坐尽三条,听寒漏。
耀赤字,珠辉秀、映彩笔,银花茂。
晃朗到,斗光神眼,虚堂左右。
泪尽不知歌舞席,心灰直到文昌宿。
炳元灯、炯炯日中天,长如书。
判姓分衔,纵五尺、二分宽窄。
雕镂出,一行细字,堪陪玉尺。
左右分陈监试案,收藏不到司衡席。
认经房、卷面印分明,存稽核。
天人界,鸿沟画、云霄路,函关隔。
发军符,好风吹送,几行飞翮。
半喜犹争文字命,终身已注师生籍。
抱遗珠、借慰老儒心,嗟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