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满江红十六首·其十二》
《满江红十六首·其十二》全文
清 / 蒋士铨   形式: 词  词牌: 满江红

黄卷青灯,二十载、纸窗消受。

分给到,九枝银蜡,冰湖明透。

照我量才分玉尺,让他修史围红袖。

记风檐、默坐尽三条,听寒漏。

耀赤字,珠辉秀、映彩笔,银花茂。

晃朗到,斗光神眼,虚堂左右。

泪尽不知歌舞席,心灰直到文昌宿。

炳元灯、炯炯日中天,长如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学者在昏黄灯光下勤奋读书与研究的场景。诗人通过“黄卷青灯”、“九枝银蜡”、“冰湖明透”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智慧的氛围。其中,“分给到,九枝银蜡,冰湖明透”一句,形象地展现了学者们在明亮的烛光下阅读和工作的景象,仿佛冰湖中的光芒一样清澈明亮。

“照我量才分玉尺,让他修史围红袖”则表达了学者们在学术上的追求与合作,既有自我评估与衡量,也有与他人共同探讨历史的场景。“记风檐、默坐尽三条,听寒漏”则进一步渲染了学者们深夜苦读的情景,他们静静地坐在屋檐下,聆听时间的滴答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耀赤字,珠辉秀、映彩笔,银花茂”描绘了学者们在明亮的灯光下,用笔书写,字迹如珠般闪耀,笔触间充满了智慧与才华。“晃朗到,斗光神眼,虚堂左右”则强调了学者们的专注与洞察力,他们的目光如同斗星一般明亮,照亮了整个房间。

最后,“泪尽不知歌舞席,心灰直到文昌宿。炳元灯、炯炯日中天,长如书”表达了学者们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即使面对困难与挫折,也不忘初心,最终达到了学术的高峰,如同文昌星宿般璀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古代学者们在艰苦环境中追求学问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蒋士铨

蒋士铨
朝代:清   字:心馀   号:藏园   籍贯:铅山(今属江西)   生辰:1725—1784

蒋士铨(1725年12月1日—1784年4月3日),字心馀、苕生,蕖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清代戏曲家,文学家。江西铅山(今属江西)人,祖籍湖州长兴(今浙江长兴)。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少与汪轫、杨垕、赵由仪并称"江西四才子"。诗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
猜你喜欢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冬至进天庆观会太慈寺

景至履佳辰,朝祖著国令。
黄宫避潜萌,紫宇晨荫映。
阳德比君子,吾道实可庆。
矧丁皇运享,遇主尧舜圣。
坤维最远方,拙者此尸政。
雅俗旧儒文,民牒少讼争。
幸足宣上恩,愉恐盭物性。
良时不易得,行乐未为病。
高会纵嬉游,丰岁愈繁盛。
与众助戏欣,寄情于俚咏。

(0)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寒食出城

郊外融和景,浓于城市中。
歌声留客醉,花意尽春红。
游人一何乐,归驭莫怱怱。

(0)

移居甬江有感

卜宅傍江隈,幽闲绝点埃。
青山排闼入,碧水绕篱回。
孤况依归鸟,愁怀对酒杯。
百年堪一笑,未死已心灰。

(0)

次韵奉答诸公

自入中书不计年,只将方寸作良田。
桑榆物外都无累,桃李人家賸有缘。
放意不妨娱绿野,勒功何必同燕然。
姓名元在丹台上,千岁徜徉小洞天。

(0)

黄山遇雨

乾坤老我头先白,山水无情眼自青。
三十六峰藏不得,小窗趺坐看图经。

(0)

游洞宵

洞天福地萃名山,我喜登临昔所悭。
五殿香严如在帝,九山青销若为关。
岩前鸣凤当年事,野外骧龙反掌间。
自顾武夷捍火吏,真祠梦想不容樊。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王世贞 刘克庄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