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金粟寺庵和通判军府周寿韵》
《题金粟寺庵和通判军府周寿韵》全文
宋 / 徐嘉言   形式: 古风

招提敞山岩,新庵隐岩麓。

石沼引清流,风漪皱文縠。

晴晖满虚室,一水含自足。

心明身宴闲,境寂谁寻逐。

寒林带月行,夜榻和云宿。

若欲问西来,一斋饱自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īnāntōngpànjūnzhōu寿shòuyùn
sòng / jiāyán

zhāochǎngshānyánxīnānyǐnyán

shízhǎoyǐnqīngliúfēngzhòuwén

qínghuīmǎnshìshuǐhán

xīnmíngshēnyànxiánjìngshuíxúnzhú

hánlíndàiyuèxíngyún宿

ruòwèn西láizhāibǎo

翻译
寺庙敞开在山崖边,新建的小庵隐藏在岩石脚下。
石砌的池塘引来清澈流水,微风吹过泛起涟漪,如同丝绸上的纹理。
明亮的阳光洒满空荡的室内,一池清水自给自足。
内心明亮,身心安逸于宁静,环境寂静,无人打扰。
穿过寒冷的树林,伴着月光前行,夜晚的床榻与云朵共眠。
如若想探寻西方的智慧,只需在这间静室中饱读诗书即可满足。
注释
招提:寺庙。
敞:敞开。
山岩:山崖。
新庵:新建的小庵。
岩麓:岩石脚下。
石沼:石砌的池塘。
清流:清澈流水。
文縠:丝绸上的纹理。
晴晖:明亮的阳光。
虚室:空荡的室内。
自足:自给自足。
心明:内心明亮。
身宴闲:身心安逸。
境寂:环境寂静。
寒林:寒冷的树林。
月行:伴月前行。
云宿:与云共眠。
西来:西方的智慧。
一斋:这间静室。
饱自足:饱读诗书即可满足。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中禅院景象。"招提敞山岩,新庵隐岩麓",开篇即展现出寺庙坐落在山岩之间,新庵隐匿于山脚之下,环境清幽。"石沼引清流,风漪皱文縠",通过石砌的池塘和微风吹起的涟漪,诗人寓言了生活的淡泊与自然的和谐。

"晴晖满虚室,一水含自足",阳光洒满空旷的僧舍,池水仿佛蕴含着足够的宁静与满足,暗示了内心的平和。"心明身宴闲,境寂谁寻逐",诗人的心灵明亮,享受着闲适的生活,身处寂静的环境中,无人打扰。

"寒林带月行,夜榻和云宿",夜晚在月光下穿过寒冷的树林,夜晚的休息仿佛与云共眠,进一步强化了超脱尘世的意境。最后,诗人以"若欲问西来,一斋饱自足"作结,表达出对于内心修行的自足和对佛法的领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写景抒怀,寓禅意于山水之中,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徐嘉言
朝代:宋

徐嘉言,浙江西安(今浙江衢州)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孝宗乾道九年(一一七三)为温州教授(《浪语集》卷三五附录《挽诗》及《薛公墓志铭》)。淳熙九年(一一八二)为建康府教授(《景定建康志》卷二八)。尝知海盐县(《绍定澉水志》卷下)。事见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四。今录诗三首。
猜你喜欢

朴庵先生何公哀挽八章·其五

窗下俄生并蒂瓜,可须红紫斗繁华。

高人已作全归士,和气犹传积善家。

(0)

朴庵先生何公哀挽八章·其二

曾从江上拾遗金,瓦砾相轻见道深。

野史有人应作传,世人谁是古人心。

(0)

朴庵先生何公哀挽八章·其一

行比先民老更成,耻随流俗竞浮荣。

家山日暮愁云起,留得庵居朴字名。

(0)

内阁赏芍药次少傅徐先生韵四首·其二

花神如在镜中归,七宝妆成入眼稀。

人立嘉名称近侍,天留奇品殿芳菲。

药笼重此长医国,诗阵凭谁一解围。

坐对薰风看未足,半帘斜日下龙扉。

(0)

送通守马金进表还庐州

才看谪宦出京畿,早见来朝自合肥。

上寿喜随瞻舜冕,娱亲兼得试莱衣。

中天雨露常时降,南国山川几日归。

记取一番新去住,离亭蝉咽井梧飞。

(0)

西垣对雨有怀罗明仲祭酒用旧韵奉简

风回午枕梦初惊,雨促苔花绕砌生。

墙角鸟喧黄屋静,树头人爱绮窗明。

红尘不了真无计,白发相寻似有盟。

忽忆旧游江海隔,一生知己大司成。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