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日记见简辅汉卿二首·其二》
《至日记见简辅汉卿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敖陶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枕上吟哦安意好,新诗自觉鬼神扶。

遥传旧岁无多子,皆试新衣是早图。

天下自须胡伯始,江东只在管夷吾。

乡山此际当治麦,误矣为文效两都。

(0)
翻译
在床上低声吟咏真是惬意,新创作的诗歌仿佛得到鬼神的助力。
远方传来消息,去年收成不多,人们早早地就换上了新衣裳。
治理天下需要像胡伯那样的领袖,江东的未来寄托在像管夷吾一样的人才。
此时家乡正是收割小麦的时节,但我却错误地以文人墨客的身份模仿京都风范。
注释
枕上:在床上。
吟哦:低声吟咏。
安意好:惬意。
遥传:远方传来。
旧岁:去年。
多子:收成多。
新衣:新衣裳。
自须:需要。
胡伯:虚构的领袖人物。
江东:长江下游地区,古代中国的一个区域。
管夷吾: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
乡山:家乡。
治麦:收割小麦。
误矣:错误。
为文:以文人身份。
两都:指长安和洛阳,古代中国的两个重要都城。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敖陶孙在枕上吟咏诗歌时的惬意心情,他感到自己的创作得到了灵感的加持,仿佛连鬼神也为之助力。他回忆起去年丰收不多,人们早早地准备了新衣,暗示着对今年的期待。诗人认为国家需要像胡伯和管夷吾那样的贤才来引领,而江东地区也应该有这样的杰出人物。

诗人接着转向现实,提到此时家乡正是农忙时节,应当忙于收割麦子,但他却在这里为文作诗,似乎有些偏离了实际。最后一句“误矣为文效两都”表达了他对过于专注于文学创作,忽视了农事的反思,认为这样的行为不如效仿古代的京城文化,但也应兼顾现实生活。整首诗寓言深刻,体现了诗人对于治国理政与日常生活平衡的思考。

作者介绍

敖陶孙
朝代:宋

字器之,号臞翁,一号臞庵,自称“东塘人”。淳熙七年(1180年)乡荐第一,客居昆山。在太学,曾写诗送朱熹,又作诗悼赵汝愚,忤韩侂胄。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历任海门县主簿,漳州府学教授、广东转运司主管文字。因临安书商陈起刊刻《江湖集》受株连贬官。官至温陵通判。宝庆三年(1227年)卒。著有《臞翁诗集》2卷,收入《南宋群贤小集》。《江湖集》、《江湖后集》可见其佚诗。
猜你喜欢

五杂俎·其一

五杂俎,金花绫。往复来,官路程。不获已,始归耕。

(0)

孙大监挽诗·其二

穆祖收英俊,斯人晚更成。

白头真老监,褐服旧诸生。

仕国馀波远,儒乡巨栋倾。

苍苍无处问,西望累吞声。

(0)

正仲今年鄞城之约不就因次韵慰悦之

莫怪诗翁不出山,诗多那得是山间。

清溪欲暖莺啼树,白日无人犬卧关。

不惜野花簪素发,时凭春酒转朱颜。

当年阮籍何曾达,直到途穷始哭还。

(0)

因营张村蛮窝并书所见·其二

头白西来不买田,时时却费买山钱。

一丘一壑吾归矣,待得田多是几年。

(0)

山居十首·其五

龙居洞云深,飞泉泻绝壁。

不闻耳边喧,但觉心境寂。

富贵由他人,得失俱抱戚。

孰能全其天,山中樗与栎。

(0)

渔村远望因思槐径弟同游之乐

满山残雪满溪云,唯有沙鸥独见亲。

往事不堪频入梦,吟篇无数更愁人。

扁舟欲渡同谁载,破衲蒙头近六旬。

尚拟来生因可结,凄凉何处问苍旻。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