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向高峰入,筵随落日开。
客怜今雨到,人拟古风回。
远暝含残雪,新阳动蛰雷。
爱君清彻骨,不为看山来。
路向高峰入,筵随落日开。
客怜今雨到,人拟古风回。
远暝含残雪,新阳动蛰雷。
爱君清彻骨,不为看山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高峰之巅设宴的情景,以及对自然美景和友情的赞美。首句“路向高峰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登山的路径,暗示着旅程的艰辛与探索的勇气。接着,“筵随落日开”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在夕阳余晖中展开宴席的场景,营造了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
“客怜今雨到,人拟古风回。”这两句表达了对朋友到来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古代风范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美德的推崇。接下来,“远暝含残雪,新阳动蛰雷。”描绘了夜晚降临时,远处雪山残留的雪光与即将苏醒的春雷交织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也寓意着新生与希望。
最后,“爱君清彻骨,不为看山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强调了友情的价值,超越了单纯欣赏风景的目的。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敬仰,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南风吹墨云,急雨飞檐溜。
何以破岑寂,徘徊对圭窦。
铁峰遗小册,云是爽亭授。
丹泥印文字,淹雅亦朴茂。
古篆列鼎彝,居然秦汉旧。
大者或如栗,小者或如豆。
从容游刃馀,翔翥如灵鹫。
奇崛作古拙,怒蹲如猛兽。
爽亭本快士,岂屑俗儒陋。
驰驱于规矩,不为规矩囿。
乃以扛鼎力,寸刀腕下奏。
我昔学剜印,文何不可遘。
锟刀与花乳,时时在怀袖。
亦欲集卷轴,迄今未能就。
迩来目益衰,毫芒昧清昼。
得君此印迹,展转再三复。
愿君神此技,上追斯与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