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尽日天津桥醉吟偶呈李尹侍郎》
《春尽日天津桥醉吟偶呈李尹侍郎》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宿雨洗天津,无泥未有尘。

初晴迎早夏,落照送残春。

兴发诗随口,狂来酒寄身。

水边行嵬峨,桥上立逡巡。

疏傅心情老,吴公政化新。

三川徒有主,风景属闲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ūnjìntiānjīnqiáozuìyínǒuchéngyǐnshìláng
táng / bái

宿tiānjīnwèiyǒuchén

chūqíngyíngzǎoxiàluòzhàosòngcánchūn

xīngshīsuíkǒukuángláijiǔshēn

shuǐbiānxíngwéiéqiáoshàngqūnxún

shūxīnqínglǎogōngzhènghuàxīn

sānchuānyǒuzhǔfēngjǐngshǔxiánrén

注释
宿雨:夜间的雨水。
天津:古称黄河渡口,此处泛指城市。
早夏:初夏。
残春:晚春,春天即将结束之时。
兴发:兴致勃发。
诗随口:即兴作诗。
狂来:形容狂放不羁的状态。
酒寄身:借酒消愁,以酒为寄托。
嵬峨:形容道路高低不平,或形容山势险峻。
逡巡:迟疑不决,徘徊不定。
疏傅:指西汉的疏广,以年老辞官,寓意淡泊名利。
吴公:指古代贤臣,此处喻指政绩显著的地方官员。
政化新:政治教化有新的气象。
三川:古代对河流的泛称,也可代指国家或地区。
闲人:无官无职的普通人,或指悠然自得的人。
翻译
夜雨冲洗过天津,没有泥沙一片洁净。
天刚放晴迎来早夏,落日余晖送走残春。
兴致来了诗随口出,狂放时以酒为伴。
沿着水边崎岖行走,桥上驻足犹豫不前。
疏傅心性已老,吴公政绩焕然一新。
三川之地虽有主人,但美景却属于闲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春尽日天津桥醉吟偶呈李尹侍郎》。诗中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心境。

"宿雨洗天津,无泥未有尘。" 这两句写出了连续几日的细雨过后,天空清新,没有任何污染,给人以洁净之感。这既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澄明与宁静。

"初晴迎早夏,落照送残春。" 这两句诗表达了季节的交替,从春天到初夏的过渡,夕阳西下的景色,以及对即将逝去的春日的感伤。

"兴发诗随口,狂来酒寄身。" 这里展示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激发的创作热情,以及他豪放不羁、饮酒作乐的情状。

"水边行�7593峨,桥上立逡巡。" 诗人在河边行走,在天津桥上停留观望,这些动作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沉醉和欣赏。

"疏傅心情老,吴公政化新。" 这两句中,“疏傅”可能指的是诗人的鬓发渐白,表达了一种岁月流转、时光易逝的情感;“吴公”应是指李尹侍郎,而“政化新”则赞美其治理有方,政绩显著。

"三川徒有主,风景属闲人。" 这里所谓的“三川”,可能指的是长江、黄河和淮河等大川,但诗中并未明确指出;而“徒有主”则是说这些大川虽然有掌管之人,但真正领略其美的人却是游览其中的闲适之士。

这首诗通过对春末夏初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赞扬了李尹侍郎的政绩。整体上,这是一首充满了生活情趣和哲理思考的诗作。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宫词·其一○○

沉烟摇碧透金铺,密下珠帘镇玉壶。

近赐赵昌花雀障,却嫌崔白芰荷图。

(0)

宫词·其八十四

新供御马可曾骑,青鬣连钱碧玉蹄。

每到殿前祗侯驾,金鞍卸下不闻嘶。

(0)

立春内中帖子词·其五皇后阁

雪残宫瓦欲生烟,已觉风光变旧年。

应自东皇报春后,又扶君德进忠贤。

(0)

阴夕

恰则晴明天又阴,霜风如剑二毛侵。

淮城夜雪深多少,不见擒吴奏捷音。

(0)

宫词·其八十五

良家选入侍仙都,性慧从来爱读书。

记得茂陵封禅事,满宫呼作女相如。

(0)

宫词·其六十七

仁渐动植露华滋,朱实累累近玉墀。

闻道庙堂恩数渥,宰臣新赐荔枝时。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