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雨洗天津,无泥未有尘。
初晴迎早夏,落照送残春。
兴发诗随口,狂来酒寄身。
水边行嵬峨,桥上立逡巡。
疏傅心情老,吴公政化新。
三川徒有主,风景属闲人。
宿雨洗天津,无泥未有尘。
初晴迎早夏,落照送残春。
兴发诗随口,狂来酒寄身。
水边行嵬峨,桥上立逡巡。
疏傅心情老,吴公政化新。
三川徒有主,风景属闲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春尽日天津桥醉吟偶呈李尹侍郎》。诗中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心境。
"宿雨洗天津,无泥未有尘。" 这两句写出了连续几日的细雨过后,天空清新,没有任何污染,给人以洁净之感。这既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澄明与宁静。
"初晴迎早夏,落照送残春。" 这两句诗表达了季节的交替,从春天到初夏的过渡,夕阳西下的景色,以及对即将逝去的春日的感伤。
"兴发诗随口,狂来酒寄身。" 这里展示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激发的创作热情,以及他豪放不羁、饮酒作乐的情状。
"水边行�7593峨,桥上立逡巡。" 诗人在河边行走,在天津桥上停留观望,这些动作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沉醉和欣赏。
"疏傅心情老,吴公政化新。" 这两句中,“疏傅”可能指的是诗人的鬓发渐白,表达了一种岁月流转、时光易逝的情感;“吴公”应是指李尹侍郎,而“政化新”则赞美其治理有方,政绩显著。
"三川徒有主,风景属闲人。" 这里所谓的“三川”,可能指的是长江、黄河和淮河等大川,但诗中并未明确指出;而“徒有主”则是说这些大川虽然有掌管之人,但真正领略其美的人却是游览其中的闲适之士。
这首诗通过对春末夏初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赞扬了李尹侍郎的政绩。整体上,这是一首充满了生活情趣和哲理思考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