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势摇晨旭,凭陵上九霄。
琉璃庄净域,金碧启香寮。
地俯三山近,江环匹练遥。
隔窗云雾起,户户瑞烟飘。
塔势摇晨旭,凭陵上九霄。
琉璃庄净域,金碧启香寮。
地俯三山近,江环匹练遥。
隔窗云雾起,户户瑞烟飘。
这首诗描绘了修缮后的报恩寺塔竣工后首次登临的情景,诗人玄烨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塔身在晨光中的雄伟姿态,以及四周环境的壮丽与祥和。
首句“塔势摇晨旭”,生动地描绘了清晨阳光照耀下,塔身似乎在晨光中轻轻摇曳,展现出一种动态之美。接着,“凭陵上九霄”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塔的高度,仿佛直插云霄,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琉璃庄净域,金碧启香寮”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塔身的装饰与功能。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营造出一片庄严而纯净的空间;而“金碧”则点明了塔身的装饰风格,金光闪闪,碧色映衬,增添了华贵之气。同时,“香寮”的出现,暗示了此处是供奉神灵、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充满了神圣的气息。
“地俯三山近,江环匹练遥”两句,则将视线从塔身转向更广阔的自然景观。诗人站在塔顶,俯瞰大地,只见三山近在咫尺,江水如白练般蜿蜒远去,展现了宏大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寓意着内心的宁静与宽广。
最后,“隔窗云雾起,户户瑞烟飘”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登高望远时所见的云雾缭绕与祥云飘动的景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象征着吉祥与祝福,表达了诗人对此次登塔经历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报恩寺塔的雄伟壮观及其周围环境的壮丽祥和,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宗教信仰的崇敬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