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竹炉仿惠山,武文火候酌斟间。
九龙蓦遇应予笑,不是閒人强学閒。
到处竹炉仿惠山,武文火候酌斟间。
九龙蓦遇应予笑,不是閒人强学閒。
这首诗描绘了在竹炉精舍烹茶的情景,充满了生活情趣与哲理意味。诗人以“到处竹炉仿惠山”开篇,巧妙地将日常生活中的茶具与名胜惠山联系起来,暗示了茶道之雅致与普及。接着,“武文火候酌斟间”,点明了烹茶时对火候的精准掌握,以及在斟茶过程中的细致考量,体现了茶艺的高超技艺。
“九龙蓦遇应予笑”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茶水翻滚比作九龙戏水,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同时也表达了对茶水品质的赞赏。最后,“不是閒人强学閒”则揭示了诗人的深意,即并非真正的闲散之人却在学着过闲适的生活,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茶文化中蕴含的生活哲学,以及诗人对于自然、生活和自我修养的独到见解。
永夜谁能守,羁心不放眠。
挑灯犹故岁,听角已新年。
出谷空嗟晚,衔杯尚愧先。
晚来辞逆旅,雪涕野槐天。
缟带与纶巾,轻舟漾赤门。
千回紫萍岸,万顷白莲村。
荷露倾衣袖,松风入髻根。
潇疏今若此,争不尽馀尊。
池上低摧病不行,谁教仙魄反层城。
阴苔尚有前朝迹,皎月新无昨夜声。
菰米正残三日料,筠笼休碍九霄程。
不知此恨何时尽,遇著云泉即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