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至苏家园》
《九日至苏家园》全文
宋 / 周紫芝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良辰不浪出,坐久无谁言。

闲携老铃去,旋觅登高樽。

悠然理孤策,徐行当华轩。

步穿鼪鼯径,来过鸡犬村。

炊烟起茅庐,衍沃多平原。

翳翳桑柘密,霭霭禾黍繁。

黄童与白叟,相携负朝暄。

我求方寸地,拟设常关门。

谁知南冈底,近有苏家园。

心知淳朴处,可避喧嚣烦。

归来得好语,高意谁当论。

他年刘子骥,定觅桃花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九月九日前往苏家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淳朴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悠然理孤策”、“炊烟起茅庐”、“黄童与白叟,相携负朝暄”,生动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首句“良辰不浪出,坐久无谁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不愿轻易浪费,也暗示了内心的孤独。接着,“闲携老铃去,旋觅登高樽”,写出了诗人独自漫步,寻找美酒以助兴的情景,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

“悠然理孤策,徐行当华轩”,描绘了诗人悠然自得地行走于繁华之中的情景,虽身处繁华,却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淡泊。“步穿鼪鼯径,来过鸡犬村”,通过描述穿过山林小径,路过村落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欣赏与喜爱。

“炊烟起茅庐,衍沃多平原”,描绘了一幅炊烟袅袅、田野广阔的乡村景象,充满了生活气息。“翳翳桑柘密,霭霭禾黍繁”,进一步描绘了树木茂盛、庄稼繁茂的田园风光,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氛围。

“黄童与白叟,相携负朝暄”,通过描写儿童与老人相互扶持,享受早晨温暖阳光的画面,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我求方寸地,拟设常关门”,表达了诗人渴望找到一方静谧之地,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安宁的愿望。

最后,“谁知南冈底,近有苏家园”,点明了诗人最终到达的目的地——苏家园,这里或许就是他心中理想的避世之所。“心知淳朴处,可避喧嚣烦”,强调了苏家园的淳朴与宁静,是躲避喧嚣的理想之地。“归来得好语,高意谁当论”,表达了诗人归途中的感悟,以及对这种高远意境的思考与分享。

“他年刘子骥,定觅桃花源”,借用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未来能够找到类似理想之地的期待,同时也寄托了对现实生活中难以寻觅真正宁静与和谐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
朝代:宋   字:少隐   号:竹坡居士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生辰:1082-1155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
猜你喜欢

秋旱继以大风即事十首·其五

吴中见说亦枯焦,勺水如金汲路遥。

但有清尘无洒道,不能破块止鸣条。

(0)

叙伦五言二十首·其一

杞辱中丞世,歆臣二姓廷。

如何出腹子,反不以螟蛉。

(0)

叙伦五言二十首·其十二

太傅风流祖,亲朋共手谈。

元来棋有智,输墅与羊昙。

(0)

郑丞相生日口号十首·其三

金坞铜山二纪中,可无玉雪洗贪风。

从今中外多廉吏,家有钱神赋一通。

(0)

郑丞相生日口号十首·其七

旷怀未许众人窥,细行犹堪百世师。

广厦千间无地起,灵台一片有天知。

(0)

应真二首·其二

支解雠人毒,香涂施主恩。

对天剖肠胃,倒海洗亲冤。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