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旱继以大风即事十首·其五》
《秋旱继以大风即事十首·其五》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吴中见说亦枯焦,勺水如金汲路遥。

但有清尘无洒道,不能破块止鸣条。

(0)
注释
吴中:指代苏州地区。
枯焦:形容极度干旱。
勺水:少量的水。
如金:比喻极珍贵。
汲路遥:取水路途遥远。
清尘:清风扬起的尘土。
洒道:润湿道路。
破块:使土地湿润。
鸣条:摇动的树枝。
翻译
听说在吴中的景象也十分干旱,连一勺水都如同黄金般珍贵,取水路途遥远。
道路上只有清风扬起的尘土,并没有足够的雨水润湿路面,甚至连树枝也无法因湿润而停止摇曳。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干旱及大风的诗句,通过对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自然界的艰苦与诗人内心的忧虑。首句“吴中见说亦枯焦”,以“吴中”指代江南地区,用“枯焦”形容秋天树木因干旱而失去生机,表现出一种萧瑟凄凉之感。

接着,“勺水如金汲路遥”中,“勺水”象征着稀少的水资源,而“如金”则是比喻手法,用以强调水的珍贵程度。这里的“汲路遥”,描绘出人们为了获取这宝贵之物而不得不走的远路,进一步突出了秋旱带来的困苦。

第三句“但有清尘无洒道”则转折至对干净道路的描述,其中“清尘”指的是未被雨水打湿的尘土,而“无洒道”表明即便是这样干净的路,也没有人迹。这里反映出秋天人们活动减少的情景,显得格外凄凉。

最后,“不能破块止鸣条”用以比喻自然界因旱灾而变得坚硬难以渗透,以及鸟类因缺水而鸣叫的场景。这里“不能破块”意味着连水都无法穿透干涸的大地,而“止鸣条”则暗示了生命活力被削弱,发出哀鸣。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秋旱与大风的细致描写,不仅表现出自然界的艰难,更反映了人们在这种恶劣环境下的无奈心境。诗人以独特的情感和深刻的观察,传达了一种对于生命力与生存条件的深切体悟。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过涪州

寥落一涪州,惊心几度游。

屡更新地主,不改旧沙鸥。

片月穿仙岭,微云止戍楼。

山山寒气甚,夜半拥重裘。

(0)

雨中呈王郎

黄金台下见君颜,今日萧条入楚关。

一顾那知添白发,十年何事老青山。

乡愁多在烟云外,客思偏生风雨间。

我巳无家问消息,开畦种药不须还。

(0)

寄金子坤

思君不可见,渐觉岁年过。

世事犹如此,生涯近若何。

天长红树没,雨后乱山多。

何日金陵道,相携一和歌。

(0)

闻宁夏边报二首·其二

欲问盈庭议,惟当决胜才。

愿呼骠骑将,早破赫连台。

四野胡笳合,孤城羌笛哀。

夜深惊起坐,曾否驿书来。

(0)

在告书怀柬可大

金门何事转愁予,日见红尘上锦裾。

祗为思归长数雁,几因多病欲焚鱼。

乡心瓦上三更雨,客计床头数卷书。

幸藉旬休聊闭阁,文园从此卧相如。

(0)

罗隐南王章甫小集斋中说旧事偶成·其二

万瓦如鳞绣作堆,别山重见秃翁来。

晴川阁下南条水,一日同君荡几回。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