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上云门仍次前韵得八首·其八》
《再上云门仍次前韵得八首·其八》全文
明 / 刘宗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我来几度叩禅扉,击竹拈花老衲衣。

执著两边都是病,悟馀一法竟何归。

略圈圆相形容似,才点些儿面目肥。

不信道州先说破,劳劳此地觅皈依。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宗周所作的《再上云门仍次前韵得八首(其八)》。诗中以禅宗修行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象征,表达了对禅理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首句“我来几度叩禅扉”,诗人以自身多次拜访禅寺的经历开篇,暗示了对禅学的长期探索与追求。接着“击竹拈花老衲衣”一句,运用了禅宗常用的“击竹”、“拈花”等象征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在禅修过程中,通过简单的动作或事物,领悟佛法真谛的过程。

“执著两边都是病,悟馀一法竟何归”两句,揭示了禅宗的核心思想——“无执”与“悟空”。诗人指出,过分执着于事物的对立面,无论是善恶、美丑、生死,都会成为修行的障碍。真正的智慧在于超越这些对立,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然而,即使悟到了这一法,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呢?这引发了对修行最终目的的思考。

“略圈圆相形容似,才点些儿面目肥”两句,进一步探讨了修行过程中的内在变化。诗人以“略圈圆相”比喻修行者内心逐渐趋向圆满和谐的状态,而“才点些儿面目肥”则暗示了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外在表现上的变化,如内心的平静与喜悦可能在某些时候显得更为明显。

最后,“不信道州先说破,劳劳此地觅皈依”两句,引用了唐代诗人元稹的诗句“道州先说破”,表达了对前人智慧的敬仰,并强调了在寻求精神归宿的过程中,不应盲目依赖他人,而应通过自己的修行与探索,找到真正的自我解脱之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宗修行的深刻体验与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自我等哲学问题的深入思考,以及对禅学精髓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刘宗周

刘宗周
朝代:明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猜你喜欢

题莆田林氏双阙

唐室遥遥孝义门,屹然双阙至今存。

当时泣尽思亲血,化作恩波遗子孙。

(0)

烛花

郡舍拥炉坐,烛开连夜花。

主人无喜事,应是报还家。

(0)

南宫揭榜温陵得人为盛提舶马寺丞有诗赞喜次韵

龙虎乡邦地最灵,鲲鹏相继上南溟。

已闻元凯宾虞国,行见渊骞冠孔庭。

帝遣伏波持使节,天教平海会文星。

铃斋忽报捷音至,一炷清香千佛经。

(0)

观潮阁

高临无地屹山腰,今古知观几度潮。

水鉴挂空波正满,鲸鱼八穴浪还消。

雷初出地神龙怒,银忽成山海若骄。

圣世风涛合平静,不应泛溢似唐朝。

(0)

宿红林驿遇交代王给事

路入红林林未红,相逢俱是白头翁。

邮亭灯火一尊酒,明日君西我向东。

(0)

某二年于夔窃食而已无德于民尤无功于学校泮宫诸生相与肖其象而祠之意固厚矣然非所宜得呈苏校授

一麾出守喜来夔,日与诸生泳圣涯。

窃取于城勉忠孝,来能如衮进文词。

从公于迈误成颂,尔貌不扬何足祠。

为语广文休作记,粗沙大石定磨碑。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