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琼侵钿琯,正依依、梦别小坊幽院。
熏衣练香软,掩金蝉组帐,密灯慵剪。
翠尊自暖,未相思、柔肠寸断。
恨雁翎不寄,云笺十二,碧城天远。
葱茜螺心睡髻,凤眼横钗,赋情难遣。
乌丝泪满,诗写在,旧团扇。
算啼鹃枝上,烘愁澹月,曾识秋娘半面。
看今宵,两处凭栏,是谁病惯。
漏琼侵钿琯,正依依、梦别小坊幽院。
熏衣练香软,掩金蝉组帐,密灯慵剪。
翠尊自暖,未相思、柔肠寸断。
恨雁翎不寄,云笺十二,碧城天远。
葱茜螺心睡髻,凤眼横钗,赋情难遣。
乌丝泪满,诗写在,旧团扇。
算啼鹃枝上,烘愁澹月,曾识秋娘半面。
看今宵,两处凭栏,是谁病惯。
这首《瑞鹤仙》是清代词人项鸿祚所作,词中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哀婉的画面,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离愁的感慨。
词的开篇“漏琼侵钿琯”,以“漏”字点明时间的流逝,暗示着时光的无情。“琼”、“钿琯”则营造出一种华美的氛围,但这种美却伴随着“梦别”的哀伤,暗示了主人公与某人或某地的离别之痛。接下来的“梦别小坊幽院”更是直接点明了离别的主题,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回忆与哀愁的场景之中。
“熏衣练香软,掩金蝉组帐,密灯慵剪”几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的日常生活,衣物的香气、精致的帐幔、昏暗的灯光,这些日常细节无不透露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特别是“密灯慵剪”一句,既表现了主人公的懒散,也暗示了她内心的疲惫与无力。
“翠尊自暖,未相思、柔肠寸断”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酒杯中的温暖似乎成了唯一的慰藉,但内心深处的思念与痛苦却如同刀割般难以承受。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情感的复杂与深刻。
“恨雁翎不寄,云笺十二,碧城天远”几句,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雁翎无法传递书信,云笺虽多却无法跨越遥远的距离,这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描述,更是对心灵距离的深刻揭示。
“葱茜螺心睡髻,凤眼横钗,赋情难遣”几句,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主人公的外在装扮与内在情感的冲突。螺心睡髻、凤眼横钗,这些美丽的装饰与内心的忧郁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乌丝泪满,诗写在,旧团扇”几句,通过具体的物品(旧团扇)来寄托情感,乌丝上的泪水与诗行,不仅记录了主人公的情感历程,也成为了她情感的载体。旧团扇在这里象征着过往的美好时光与对过去的怀念。
最后,“算啼鹃枝上,烘愁澹月,曾识秋娘半面”几句,通过啼鹃与淡月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凄凉与哀愁的氛围。啼鹃的叫声与淡月的光影,仿佛在诉说着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哀伤,而“曾识秋娘半面”则暗示了主人公曾经拥有的美好记忆,如今却只能在梦中追寻。
“看今宵,两处凭栏,是谁病惯”结尾,将情感推向高潮。今夜,无论是谁,在何处凭栏远眺,都难免会因思念而感到病态般的痛苦。这一句不仅表达了主人公的孤独与痛苦,也暗示了读者与主人公之间的情感共鸣。
整体而言,《瑞鹤仙》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深刻地描绘了主人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离愁的感慨,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是一首极具艺术感染力的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