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韩信反汉》
《韩信反汉》全文
清 / 张洵佳   形式: 古风

韩信反汉诛,千载多怜恕。

私与陈豨言,一室无人预。

谁闻谁见之,而作造反据。

况乎居京师,兵权已尽去。

党羽结何人,兵械藏何处。

岂率数家僮,能将长安踞。

其实帝出征,设计事前豫。

特假吕雉手,宫门伏刀锯。

舍人外间告,萧相暗中助。

冤酷甚黔彭,我为呼天吁。

(0)
鉴赏

这首诗《韩信反汉》由清代诗人张洵佳所作,通过对韩信谋反事件的描述,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复杂情感的探讨。诗中以韩信被诛杀的事件为背景,表达了对韩信命运的同情和对权力斗争残酷性的反思。

首句“韩信反汉诛,千载多怜恕”,开篇即点明主题,韩信叛汉被杀,这一事件在千年之后仍让人感到惋惜和理解。接着,“私与陈豨言,一室无人预”描绘了韩信私下与陈豨密谈的情景,暗示了他谋反的计划并未得到周围人的察觉或支持,凸显了韩信的孤独和无奈。

“谁闻谁见之,而作造反据”则提出了一个疑问,即韩信的谋反行为为何没有被更多人知晓,这不仅反映了当时宫廷内部的严密监控,也暗示了韩信行动的隐秘性。接下来,“况乎居京师,兵权已尽去。党羽结何人,兵械藏何处”进一步揭示了韩信在京城的处境,虽然拥有兵权,但身边却缺乏可以信任的同谋,兵械的存放地点也成了谜团,这些细节增加了事件的神秘感和紧张气氛。

“岂率数家僮,能将长安踞”一句通过反问,质疑韩信仅凭几个家僮是否能够控制长安,暗示了韩信谋反计划的不切实际和失败的可能性。最后,“其实帝出征,设计事前豫。特假吕雉手,宫门伏刀锯。舍人外间告,萧相暗中助”揭示了韩信谋反的真实原因和过程,皇帝的出征为韩信提供了机会,而吕雉利用其权力在宫门布置了刺客,同时,韩信的谋反计划得到了舍人和萧相的暗中协助,这表明了事件背后更为复杂的权力斗争和阴谋。

“冤酷甚黔彭,我为呼天吁”表达了对韩信遭遇的深切同情,将其与历史上其他遭受冤屈的英雄(如黔王、彭王)相比,呼吁上天为韩信的不幸遭遇发声。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权力斗争残酷性的批判。

作者介绍

张洵佳
朝代:清

字少泉,又字瑞生。同治癸酉优贡,历署河南上蔡,宁陵陈留县知事,升用直隶州知州。著有《爱吾庐诗钞》。先生诗宗香山,为人朴讷谨愿,胸无城府。严取与,辨义利,交久益敬。乡里后进有一才一艺者,必为之揄扬不置。需次汴垣,兼藉课徒自给,春秋榜发售者踵接。徐东海相国、朱古薇侍郎其尤著者也。宰上蔡日,终日堂皇,清理狱讼,不三月,囹圄一空。宁陵亦然。调署陈留二年,学道爱人,宽猛相济,政绩尤著。先生五十书怀诗有“两载民情水乳融”之句。年五十一,即自劾旋里。春秋佳日,惟与二三知已饮酒赋诗,不问门以外事,时论高之。
猜你喜欢

御史台牒督光台钱牒云以凭石柱镌名因戏书呈通判寺丞景元

幕中久次无他术,衔内兼官带宪司。

石柱镌名诚似是,豸冠加首竟何为。

几曾执简抨弹去,空被光台督责随。

一起鸳鸯戛云汉,应嗤燕雀守籓篱。

(0)

湖居杂兴八首·其二

脉脉吹香屋角梅,背风移烛小帘开。

凤城几日元宵近,一片箫声水上来。

(0)

红岩感怀四首·其二

猿啼兮鸟哀,风飕飕兮雪皑皑。

雪霁兮云收,思我故人兮伤怀。古径兮苍苔。

(0)

嘹唳畴尔怜,凄凉去何渺。

宁无稻粱谋,岂是江湖小。

昆仲畏弓矰,奴儓失昏晓。

关山夜月寒,风雨秋天杳。

(0)

戏联食?体取其骨糜肉化之义

何其秀且明,而况清以美。

不醉将如何,无吟讵自已。

凡与共此者,但须行乐耳。

无意固必我,可久速仕止。

离合忍复道,光阴能有几。

相对默不言,新篘多且旨。

玄中难致诘,圣处可胜纪。

何为是栖栖,未免聊复尔。

(0)

岁晚书怀

岁事忽婉娩,旅怀良尔悲。

风雾起无边,雨雪凄霏霏。

岂无销金帐,唱饮羊羔儿。

寄食他人门,屏息从所依。

雕鹗翔九天,鹪鹩巢一枝。

烟霄有熟路,我当何时归。

人间自富荣,信美非所宜。

朱颜日已改,华发渐复稀。

触目思远人,胜赏怀昔时。

园林向衰谢,青山吞斜晖。

坐久露华重,吟残云意迟。

晴空清已旷,寒月满我衣。

莫言一杯酒,容易相对持。

病鸐栖草亭,会须唳声飞。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