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湖居杂兴八首·其二》
《湖居杂兴八首·其二》全文
宋 / 白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脉脉吹香屋角梅,背风移烛小帘开。

凤城几日元宵近,一片箫声水上来。

(0)
翻译
屋角梅花悄悄散发着香气,微风吹过,人们移动蜡烛,轻轻掀开小帘。
京城里的元宵节即将来临,湖面上传来一片箫声。
注释
脉脉:形容含情脉脉,悄无声息的样子。
吹香:形容梅花香气飘散。
凤城:古代对京城的美称,这里指京城。
元宵:中国传统节日,农历正月十五,有观灯、吃汤圆等习俗。
箫声:竹制吹奏乐器发出的声音。
水上来:形容箫声仿佛从水面上传来。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夜景象的诗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在静谧夜晚的感受与情怀。开篇“脉脉吹香屋角梅”一句,以生动的形象传达出梅花在夜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淡雅芬芳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事物的细腻感受。

“背风移烛小帘开”则是诗人的行动,他似乎在寻求一份内心的宁静与私密空间。风起时,他将蜡烛移到避风处,小帘被轻轻拉开,营造出一种淡定和安宁的氛围。

“凤城几日元宵近”提醒我们时间的流逝,“元宵”指的是上元节,即中国传统的元宵节(元宵灯会),表明诗人对即将到来的节日有所期待。

最后,“一片箫声水上来”,则是夜晚的另一番景象。远处传来了箫的声音,飘荡在水面之上,增添了夜晚的神秘与浪漫。这也许是诗人心中对美好事物的一种召唤,或是他内心世界的某种呼应。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在春夜静谧时光中的情怀与意境,是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一种捕捉。

作者介绍

白珽
朝代:宋   字:廷玉   籍贯:元钱塘(今杭州)   生辰:1248—1328

白珽(1248—1328),字廷玉,元钱塘(今杭州)人。原是四明名儒舒少度的遗腹子,后为钱塘人白某收作嗣子。白珽工诗赋,曾与当时名士结社,称“月泉吟社”。他的诗,题材多为描绘自然秀丽风光、农村田园生活,也有反映民生疾苦及时政的。 
猜你喜欢

游峨眉山纪行·其九

名山佳处孰同游,白发缁衣四五流。

青眼古铭乡士彦,灯前夜夜话台州。

(0)

枯木图寄许士修

春到巳多时,幽禽尚未知。

上林无限好,何事立枯枝。

(0)

木皮岭

自惭非佛亦非仙,也宿丹崖绿树巅。

晓汲衣翻草头露,午炊灶起木皮烟。

日离沧海三竿远,天厌乌纱五尺连。

蝢觉眼前无俗物,片云飞过鸟争喧。

(0)

春和·其四

念子身宜隐,忧时志复存。腾章吐■语,索句发奇言。

燕雀争栖闹,豺狼斗食喧。

宁知陶靖节,适意向田园。

(0)

送郑履顺·其二

学是千秋事,文非一艺卑。

古来传道术,谁免假言辞。

鲁史三王政,周官百世规。

知君美才气,慎勿负深期。

(0)

写怀

子?声里吴?熟,星茧累累照人目。

踏车已作春雷鸣,我独无人冷机轴。

茧老蛾飞争奈何,愁端零乱如丝多。

故人一去不复返,徒有血泪如春波。

新婚巳盟未谐耦,青鸟传音在春后。

青春会少离别多,心事殷勤向谁剖。

君不见古井渊源百尺深,欲汲未得劳人心。

井深百尺君莫恨,但恨绳索无千寻。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