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郑履顺·其二》
《送郑履顺·其二》全文
明 / 方孝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学是千秋事,文非一艺卑。

古来传道术,谁免假言辞。

鲁史三王政,周官百世规。

知君美才气,慎勿负深期。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的《送郑履顺(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友人郑履顺才华的赞赏与期望,同时也蕴含了对学问和文笔的深刻见解。

首句“学是千秋事”,强调学习是一个长期且深远的过程,意味着知识的积累和智慧的培养需要时间的沉淀。接着,“文非一艺卑”则指出写作并非简单的技艺,而是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表达能力,不应轻视。

“古来传道术,谁免假言辞”两句,通过历史的视角,指出自古以来传授知识和道理时,难免会借助一些比喻或夸张的语言,以达到更好的传达效果。这反映了诗人对语言艺术的理解和尊重。

“鲁史三王政,周官百世规”进一步阐述了历史文献对于后世的重要意义,鲁国的历史记载和周朝的官制规范,都是经过长时间验证的宝贵经验,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这里暗含了对郑履顺在学问上追求深度和广度的期待。

最后,“知君美才气,慎勿负深期”是对郑履顺个人才能和气质的认可,并寄予了深厚的期望。希望他能够珍惜自己的才华,不负众望,不断进步。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体现了对学问和文笔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后辈的殷切期望。

作者介绍
方孝孺

方孝孺
朝代:明   字:希直   号:逊志   籍贯:宁海   生辰:1357—1402年7月25日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猜你喜欢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 其十一

颜杨翰墨今谁解,陶谢篇章古所无。
安得金丹换凡骨,白头深恐愧吾夫。

(0)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 其六

已著遗经洗此心,更寻流水濯吾襟。
经旬不涉溪边路,荇带苔钱如许深。

(0)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 其八

杨柳阴中啼杜鹃,梧桐枝上噪玄蝉。
篇章满眼无人会,赢得诗翁取意编。

(0)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 其三

古木阴阴六月凉,幽花藉藉四时香。
丝桐清夜作三弄,明月入帘风拂床。

(0)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 其十

争春桃李太匆匆,随手飘零逐晓风。
冰雪不侵尘不污,可人惟有岁寒松。

(0)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 其二

飞花数点雨初歇,啼鸟一声春正长。
读罢黄庭了无事,旋安银叶试炉香。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