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惭非佛亦非仙,也宿丹崖绿树巅。
晓汲衣翻草头露,午炊灶起木皮烟。
日离沧海三竿远,天厌乌纱五尺连。
蝢觉眼前无俗物,片云飞过鸟争喧。
自惭非佛亦非仙,也宿丹崖绿树巅。
晓汲衣翻草头露,午炊灶起木皮烟。
日离沧海三竿远,天厌乌纱五尺连。
蝢觉眼前无俗物,片云飞过鸟争喧。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木皮岭的生活情景,充满了自然与内心的宁静之美。
首联“自惭非佛亦非仙,也宿丹崖绿树巅”,诗人自谦并非佛祖或仙人,却也栖息于丹崖绿树之间,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颔联“晓汲衣翻草头露,午炊灶起木皮烟”,清晨时分,诗人从草尖露水中汲取清水,中午则在木皮之上生火做饭,生活简朴而自然。
颈联“日离沧海三竿远,天厌乌纱五尺连”,太阳距离大海三竿之遥,天空似乎不愿覆盖那顶五尺长的乌纱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远离尘嚣、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尾联“蝢觉眼前无俗物,片云飞过鸟争喧”,诗人感受到眼前没有世俗的烦恼,当一片白云飘过,鸟儿们争相鸣叫,更显出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界的和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股肱北平郡,烽火度辽营。
特以郎官节,来巡都护兵。橐驼参阵□,?篥应军钲。
三令先庚后,八门死地生。
妖星枉矢堕,杀气蓐收行。
象缀吴都燧,羊分宋士羹。
生羌休近塞,熟虏敢渝盟。
阅罢时登眺,虹螺忆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