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戎临百粤,花鸟瘴江村。
落日失沧海,寒风上蓟门。
雨青馀化血,林黑见归魂。
欲哭山阳笛,邻人亦不存。
总戎临百粤,花鸟瘴江村。
落日失沧海,寒风上蓟门。
雨青馀化血,林黑见归魂。
欲哭山阳笛,邻人亦不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翱的《哭所知》。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失去挚友的悲痛心情,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渲染出一种凄凉哀伤的氛围。
首联“总戎临百粤,花鸟瘴江村”,以“总戎”点明战争背景,暗示了友人的牺牲,而“花鸟瘴江村”则以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反衬出战乱的残酷与悲凉。
颔联“落日失沧海,寒风上蓟门”,运用对比手法,以落日与沧海的消失,象征着友人的离世,而“寒风上蓟门”则预示着诗人将踏上寻找友人灵魂的旅程,寒风寓含着对逝者的哀思和对未来的迷茫。
颈联“雨青馀化血,林黑见归魂”,进一步描绘了寻找过程中的艰辛与绝望。雨水与化血交织,象征着战争的血腥与残酷;林木的黑色则暗示着死亡的阴霾。归魂的出现,既是对友人灵魂的呼唤,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友人的思念与不舍。
尾联“欲哭山阳笛,邻人亦不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极度悲痛。山阳笛声起,却无人倾听,连邻人都已不在,凸显了孤独与绝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物,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无尽哀思。
沙平依岸,风急捎池,树根聚叶。
淡日浮光,流虹散彩鱼暗唼。
一两绳接低空,听晚鸿伊轧。
偷卜归人,望群遥数先怯。
鸾镜羞窥,任星星、鬓霜谁镊。
锦笺封在,回文无心再阅。
祗与浓熏兰麝,伴画图藏箧。
频倚楼看,乱山翻更重叠。
再拜嗟臣甫。最愁听、西蜀猿啼,东川鹃诉。
当日麻鞋趋行在,破屋随风掀舞。
日夜祷、收京心苦。
待得收京诗咏就,甚饥肠、一饱肠先腐。
今古事,柰何许。箜篌解唱公无渡。
悔提壶、被发匆匆,乱流狂謼。
自笑修蛾何曾画,一例遭人谗妒。
空见说、相如能赋。
才出修门三五里,望长安、已在云深处。
还踯躅,去时路。
四野烟尘尽。况撚指、好春期近。最忆梅开准。
愿花共结伴,花也休吝。减我多年异乡恨。
虎丘三百本。傍水际、岩隈翛然弄影。
自家阑砌,更有閒朱粉。盼书附寄得,数行花讯。
帘外飘香又成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