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影轻摇一线香。斜红匀过晚来妆。
娇多无事做凄凉。
借问谁教春易老,几时能勾夜何长。
旧欢新恨总思量。
扇影轻摇一线香。斜红匀过晚来妆。
娇多无事做凄凉。
借问谁教春易老,几时能勾夜何长。
旧欢新恨总思量。
这首诗是王寀的《浣溪沙·扇影轻摇一线香》,创作于宋代。从艺术风格来看,王寀善长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表达内心的感慨。这首诗中的意境优美,语言精致,每个字都承载着深厚的情感。
“扇影轻摇一线香”,这里描绘的是一个夏日午后的情景。作者用扇影轻摇这一细节,勾勒出室内的宁静与舒适,同时那一线香则让人联想到室外花开的美好。这两者之间既有对比,也蕴含着诗人的某种情感寄托。
“斜红匀过晚来妆”,这一句中,作者通过斜阳映照在墙上的晚霞来描绘出时间流逝和光阴的变化。晚来妆,则是对那逐渐消退的美好景象的一种无奈与留恋。
“娇多无事做凄凉”,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无聊感。娇多通常指的是女子,而在这里,诗人借用这个意象来形容自己的情感状态——没有事情可以打发时间,只能让自己陷入凄凉的情绪中。
“借问谁教春易老,几时能勾夜何长”,这一句通过对春天易逝与夜晚过短的质问,表达了诗人对于光阴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这里的“借问”则是诗人内心的自问自答,是一种情感宣泄。
“旧欢新恨总思量”,这句话揭示出诗人的复杂心理状态,既有对过去美好回忆(旧欢)的怀念,也有对于现实不满(新恨)的思考。这种情感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到心中的苦恼和纠结。
整首诗通过描绘夏日的景象、内心的情感波动以及时间流逝的无常,展现了一个深邃且细腻的心灵世界。在这平静而又凄美的画面背后,是诗人对于生命、时光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花晓玉帘,红莺声百转,偏相混。
睡眼瞢腾,见向壁灯初烬。
强扶馀醉怯春寒,奈又是、东风几阵。心头闷。
将宝枕推斜,绣衾压损。记得绸缪初印。
别易会何难,真如转眼韶光尽。
验取瑶簪,怎上有通长璺。
春来倒喜梦糊涂,全不是、旧时帮衬。难思忖。
待得见他时,将他细问。
酒罢各引去,初月犹在西。
且谈且徐步,馀兴如忘归。
楼台隐星汉,林影纷路歧。
夜色使人幽,幸无车马驰。
谁知道旁客,寥寥皆孑遗。
樊山素斗健,万户比千诗。
左叟能作达,闻歌情稍移。
我亦耽行吟,意行从所之。
海滨聊可避,莫辨望与夷。
清景良易失,追摹记分携。
我有郎官万叠青,换得将军半窗绿。
月明恐有凤来栖,日暮何妨鸟借宿。
清平海宇无烽烟,五风十雨歌丰年。
看山爱竹了公事,焚香挂画如神仙。
城头漏箭催更鼓,将军燕寝元戎府。
枕底云山光满林,床头斜插三珠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