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晓玉帘,红莺声百转,偏相混。
睡眼瞢腾,见向壁灯初烬。
强扶馀醉怯春寒,奈又是、东风几阵。心头闷。
将宝枕推斜,绣衾压损。记得绸缪初印。
别易会何难,真如转眼韶光尽。
验取瑶簪,怎上有通长璺。
春来倒喜梦糊涂,全不是、旧时帮衬。难思忖。
待得见他时,将他细问。
花晓玉帘,红莺声百转,偏相混。
睡眼瞢腾,见向壁灯初烬。
强扶馀醉怯春寒,奈又是、东风几阵。心头闷。
将宝枕推斜,绣衾压损。记得绸缪初印。
别易会何难,真如转眼韶光尽。
验取瑶簪,怎上有通长璺。
春来倒喜梦糊涂,全不是、旧时帮衬。难思忖。
待得见他时,将他细问。
这首《扶醉怯春寒·春晓》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词人沈谦所作。词中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清晨的复杂心情与情感纠葛。
词的开篇“花晓玉帘,红莺声百转,偏相混”,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日清晨的景象:晨光透过玉帘,映照着窗外红莺的啼鸣,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下来,“睡眼瞢腾,见向壁灯初烬”则进一步描绘了女子从梦中醒来的情景,她的眼眸迷离,只见壁上的灯火已近熄灭,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夜晚的结束。
“强扶馀醉怯春寒,奈又是、东风几阵。”女子试图从酒后的微醺中清醒过来,却因春寒而感到不适,更无奈的是,阵阵东风似乎预示着季节的更替,提醒着她时光的匆匆。这一句通过自然界的风,象征着时间的不可逆转,以及女子内心的无力感。
“心头闷。将宝枕推斜,绣衾压损。”女子的心绪沉重,她推开了珍贵的枕头,压坏了精美的绣被,这一动作不仅展现了她的烦躁与不安,也暗示了她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接下来的“记得绸缪初印。别易会何难,真如转眼韶光尽。”则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珍惜,以及面对分别时的不舍与无奈。韶光易逝,相聚与离别之间的矛盾,让人心生感慨。
“验取瑶簪,怎上有通长璺。”瑶簪上的裂痕,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破损或失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最后,“春来倒喜梦糊涂,全不是、旧时帮衬。难思忖。待得见他时,将他细问。”在春天到来之际,女子反而喜欢于梦境中的混沌,不愿面对现实的清晰与复杂。她难以思考如何面对未来,只能期待再次见到心上人时,细细询问彼此的心意与未来。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女子在春日清晨面对时光流逝、情感纠葛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沈谦以其独特的文笔,成功地捕捉并传达了这种微妙而深刻的情感体验。
京华几年居,所得是佳菊。
九秋历三冬,闭门看不足。
去年急鄂难,花开不及瞩。
出门星在天,满地霜华肃。
脱命息海隅,稍稍生事复。
渡海移故根,残书共一束。
灌养寄老圃,憔悴不盈掬。
别畦何葳蕤,哀此一寸绿。
旬月未经过,蓓蕾忽纷簇。
彭泽招我魂,粲然秋在目。
乃知一息存,生理绝可续。
天乎一物慈,长得依草木。
侵晨看花去,落红犹未扫。
晨光在松颠,奚童怪我早。
几丛昨夜开,迟过风天好。
初香未分蜂,正色持窈窕。
睡足出严妆,午韵不如晓。
坐久三四移,露逼衣裳少。
有酒斟酌之,不待杯盘绕。
兴尽遂言归,清景付啼鸟。
长风从天来,吹我魂飞飞。
飞飞上谒天帝居,天帝问我何所欲,不愿为人愿为竹。
天帝笑曰:咄哉黄生,无乃太痴。
竹有何好,而尔愿之。
我不愿截为竿,洞庭日暮淇水寒,大鱼小鱼惨不欢。
我不愿截为杖,雷霆冥冥云荡荡,化龙君山之湖上。
我不愿截为箫,吹之一曲淩紫霄,凤兮凤兮不可招。
我亦不愿王家阿猷肩舆造我下,主客不具神潇洒。
临风箕踞指我云,何可一日无此君。
我亦不愿娥皇女英哀哀攀我泣,重瞳驭遥叫不得。
烟深水阔愁云迷,使我至今血泪秋淋漓。
朱白民朱白民,愿伊为我一写真,貌我形似兼精魂。
所以愿为竹,不愿复为人。
《画竹引赠朱白民》【清·黄毓祺】长风从天来,吹我魂飞飞。飞飞上谒天帝居,天帝问我何所欲,不愿为人愿为竹。天帝笑曰:咄哉黄生,无乃太痴。竹有何好,而尔愿之。我不愿截为竿,洞庭日暮淇水寒,大鱼小鱼惨不欢。我不愿截为杖,雷霆冥冥云荡荡,化龙君山之湖上。我不愿截为箫,吹之一曲淩紫霄,凤兮凤兮不可招。我亦不愿王家阿猷肩舆造我下,主客不具神潇洒。临风箕踞指我云,何可一日无此君。我亦不愿娥皇女英哀哀攀我泣,重瞳驭遥叫不得。烟深水阔愁云迷,使我至今血泪秋淋漓。朱白民朱白民,愿伊为我一写真,貌我形似兼精魂。所以愿为竹,不愿复为人。
https://shici.929r.com/shici/NsX3Kjs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