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临溪水,薄暮轩窗开。
不见庵中僧,微雨潭上来。
高阁临溪水,薄暮轩窗开。
不见庵中僧,微雨潭上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禅意的画面。诗人坐在临水的高阁中,傍晚时分,轻轻推开轩窗,享受着与世隔绝的宁静。然而,庵中的僧人并未出现,或许他们已融入了自然之中,或是正于静思中。窗外,细雨轻柔地洒落在清澈的潭水上,涟漪一圈圈扩散开来,仿佛是大自然最细腻的笔触,在这幅画面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不见庵中僧”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联系,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找内心宁静的重要性。
凉风袅袅天宇清,寒蝉无声促织鸣。
邻家入夜动砧杵,正是满空秋月明。
明月高悬雨初歇,闺中白练新如雪。
才闻遽使客心惊,断续更阑转凄切。
老夫蒙恩有赐衣,授衣不起故园思。
即今幸逢太平世,古来多寄边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