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好登临似庾楼,是中风月最宜秋。
素娥欲赴经年约,行雨潜分一段愁。
聊复飞觞追胜赏,何妨秉烛事清游。
明年此夕看明月,千里相思楚水头。
亦好登临似庾楼,是中风月最宜秋。
素娥欲赴经年约,行雨潜分一段愁。
聊复飞觞追胜赏,何妨秉烛事清游。
明年此夕看明月,千里相思楚水头。
这首宋诗《八月十四日亦好亭迟月不至分韵得秋字》是喻良能所作,诗人以登高赏月为主题,表达了对月色的期待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亦好登临似庾楼”借庾楼之典,描绘了自己在亦好亭欣赏景色的兴致,暗示了环境的雅致。接着,“是中风月最宜秋”强调了秋天是赏月的最佳时节,月色与秋意相得益彰。
“素娥欲赴经年约”运用了嫦娥的神话,将月亮拟人化,表达对月圆的期盼,同时也暗含着对过去相聚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行雨潜分一段愁”则通过比喻,说月亮的阴晴变化仿佛带走了诗人的一份忧愁,展现了诗人的情感细腻。
“聊复飞觞追胜赏”描绘了诗人举杯邀月的场景,试图借酒消愁,享受这美好的秋夜。“何妨秉烛事清游”进一步表达了诗人不拘小节,尽情享受清幽时光的决心。结尾两句“明年此夕看明月,千里相思楚水头”,诗人想象明年同一时刻,自己依然会在楚水边仰望明月,寄托对远方的深深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登高赏月这一传统题材,融入了个人的离情别绪,展现了宋词的婉约之美。
清时旧寒士,吴下老诗翁。
向每诵新句,犹然见古风。
行歌非杜误,晚达胜郊穷。
三载春卿署,扁舟故国鸿。
还朝嘉尔信,毓德启儿蒙。
辞老思莼碧,遗荣解组红。
岂能频强起,且以风谦冲。
近稿经商榷,相知见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