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时旧寒士,吴下老诗翁。
向每诵新句,犹然见古风。
行歌非杜误,晚达胜郊穷。
三载春卿署,扁舟故国鸿。
还朝嘉尔信,毓德启儿蒙。
辞老思莼碧,遗荣解组红。
岂能频强起,且以风谦冲。
近稿经商榷,相知见始终。
清时旧寒士,吴下老诗翁。
向每诵新句,犹然见古风。
行歌非杜误,晚达胜郊穷。
三载春卿署,扁舟故国鸿。
还朝嘉尔信,毓德启儿蒙。
辞老思莼碧,遗荣解组红。
岂能频强起,且以风谦冲。
近稿经商榷,相知见始终。
这首诗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是对侍郎沈德潜的赞美与敬意。沈德潜以其卓越的诗歌才能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并被委以编校自古以来的诗集重任。在完成这项工作后,考虑到沈德潜年事已高,乾隆皇帝特准他返回家乡吴中安享晚年。
诗中对沈德潜的评价极为推崇,称其为“清时旧寒士,吴下老诗翁”,不仅赞扬了他在诗歌领域的深厚造诣,也对其人品和道德修养给予了高度肯定。沈德潜的诗歌风格古朴,即使在晚年仍能保持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正如“向每诵新句,犹然见古风”所描述的那样。
此外,诗中还提到沈德潜虽未能如杜甫般早年成名,但最终实现晚达,这与杜甫的遭遇形成对比,强调了沈德潜的人生轨迹的独特之处。同时,沈德潜的辞官归隐,选择与自然和谐共处,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传统美德的坚守。
最后,乾隆皇帝对沈德潜的才华和品德表示赞赏,希望他能够享受晚年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沈德潜未来作品的期待,以及对其后辈的教育寄予厚望。整首诗洋溢着对沈德潜的尊敬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乾隆皇帝对于文学艺术的重视和对于人才的礼遇。
君不见召公埭白渠,叔敖郑浑功最殊。
年丰粒米多嬴馀,闽州属县沧海隅。
筑海为田农力劬,炎风赤日秋草枯。
漫漫斥卤连荒芜,民饥不足供王租。
我公到来人复苏,鸠工筑防备不虞。
滨涧严湖水可潴,污邪瓯窭变膏腴。
禾黍油油接桑榆,公田有谷兵有储。
春风二月花满途,村北村南开酒垆。
黄堂白叟但劝娱,驯雉不惊雄哺雏。
红莲宝幕莹冰壶,玉树掩映青珊瑚。
讼庭无事鞭用蒲,功归令尹名不沽。
政成秣马朝京都,便当发轫青云衢。
愿作霖雨霈九区,非但小邑蒙沾濡。
繁华啸芳年,蔓草对幽思。
妾本赵燕姿,误身任侠子。
长安任侠矜少年,五花白马黄金鞭。
平明驰逐新丰市,日晚吴姬垆上眠。
玉骢一别知何处,可惜佳期梦中度。
筇竹丁香起暮愁,枕屏十二巫山雨。
落尽冬青犹未回,转头黄叶委苍苔。
空帘尽日无人见,寂历黄昏月又来。
先生考满家尚贫,十年坐见淮山春。
一官今来未得意,匹马东还喜拜亲。
君家世业多文献,堂上储书万馀卷。
腹中琅玕不自矜,宛西骐骥令人羡。
承恩今复教吴中,禄薄官卑道益崇。
铜墨相逢皆磬折,衣冠骈立竞趋风。
闽天九月秋萧索,寒叶吹霜雁边落。
垆头酌酒醉黄花,大堤凉月照金沙。
金沙堤上愁为别,一片孤帆度江浙。
若遇三衢见故人,为言白发镜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