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疏岩下树,入夏总成阴。
几年荆棘地,一旦为丛林。
我方与衲子,共听海潮音。
人生多聚散,离别忽惊心。
扶疏岩下树,入夏总成阴。
几年荆棘地,一旦为丛林。
我方与衲子,共听海潮音。
人生多聚散,离别忽惊心。
这是一首描绘山中生活和自然变化的诗。开篇“扶疏岩下树,入夏总成阴”两句,通过对树木在夏季覆盖岩下形成浓荫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长的观察与感受。接着,“几年荆棘地,一旦为丛林”写出了时间流逝中环境的变化,从荒芜到繁茂,再现出诗人对于时间和自然力量的敬畏。
“是我方与衲子,共听海潮音”一句,则转向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与僧侣一起在山中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如同寻找心灵的宁静之所。最后,“人生多聚散,离别忽惊心”表达了一种对人生无常和离合悲欢的感慨,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于世事变迁的深刻体悟。
整首诗通过山林、树木、自然声音等元素,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有些许哀愁的情景。诗人的情感在自然中得到抚慰,同时也对生命中的聚散无常有了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