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点绛唇八首·其三》
《点绛唇八首·其三》全文
清 / 项鸿祚   形式: 词  词牌: 点绛唇

雨后鸣蝉,晚天云破柴窑碧。

道人留客,一笑纶巾侧。缺月飞来,挂在疏林隙。

秋无迹,倚栏横笛,酒醒微凉入。

(0)
鉴赏

这首《点绛唇八首(其三)》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蝉鸣、晚霞与月色交织的宁静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雨后鸣蝉”,开篇即以“鸣蝉”这一自然现象引入,暗示了环境的清新与生机。接着,“晚天云破柴窑碧”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天空比作烧制瓷器的柴窑,描绘出晚霞映照下的天空呈现出的碧绿色彩,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感。

“道人留客,一笑纶巾侧”则描绘了一位道人邀请客人共赏美景的情景,通过“一笑”和“纶巾侧”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人物的悠闲与雅致,同时也暗示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缺月飞来,挂在疏林隙”中,“缺月”不仅指出了月亮的形状,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更替。“飞来”二字生动地表现了月亮在夜空中缓缓移动的姿态,而“挂在疏林隙”则进一步强调了月光透过稀疏树林洒落的光影效果,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秋无迹,倚栏横笛,酒醒微凉入”四句,通过“无迹”一词,巧妙地表达了秋天悄然而至,不显痕迹的特点。诗人独自倚靠栏杆,吹奏横笛,随着酒意的消散,感受到一丝微凉,这不仅是身体上的感受,更是心灵深处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思考与领悟。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人文情感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作者介绍
项鸿祚

项鸿祚
朝代:清   字:莲生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798~1835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项鸿祚论词认为:“夫词者,意内而言外也。
猜你喜欢

喜晴行呈陈宰

秋尽黄云涨南亩,修我囷仓筑场圃。

不堪雨脚如悬麻,坐见禾头欲生耳。

令君意与神明通,炉熏未断来天风。

吹开六出花数点,转盼杲杲扶桑红。

日下鸟乌声亦乐,村北村南争刈穫。

白酒香浮老瓦盆,樵歌缓扣乌犍角。

有客携家来受廛,丰登未见如今年。

老农扶杖笑相语,只恐双凫朝日边。

(0)

夏日雨过

云润日杲杲,渠涩泉泠泠。

群山晓过雨,一沐千髻青。

岸巾纳微凉,庭户留馀清。

乔木俯佳色,野卉含幽馨。

昔来挽枯条,今来见欣荣。

荣枯亦何有,对此难为情。

长年心事多,抚髀只自惊。

冰炭交中肠,吾生安得宁。

好风吹我裳,颇觉耳目醒。

暇日可少憩,安用心营营。

高卧绿阴底,玄蝉相对鸣。

(0)

次韵答简簿

少日牛衣尝熟眠,老来驼褐不护寒。

欲呵龟手拈秃笔,怯看冰柱悬疏檐。

东风不解著梅柳,翻作六出欺春妍。

春回腊尽亦何好,但为浮生添一年。

负郭有人如石笋,雪里哦诗自烹茗。

胸中盎盎有天和,户外萧萧尚冰冷。

日炊脱粟不自怜,却念野庐无爨烟。

此忧未知可解否,准拟为君浮酒船。

酒酣倾泻珠百斛,定觉挥毫转神速。

闻道诸公双眼青,岂终遗此丰年玉。

倦游别驾老更贫,自谋惭似龟藏六。

诗来谓我清而臞,我方忍欲将忍饥。

短蓑归钓寒江雪,纷纷世事休嗟吁。

(0)

和韩毅伯韵三首·其二

有客回车肯再过,天寒冰雪满关河。

家贫草具惟鸡黍,地僻柴门但雀罗。

人固刚肠穷已甚,天无老眼命如何。

男儿自许功名事,相对肯悲弹剑歌。

(0)

和吴梦授韵

卷舒有道在随时,隐约何须感慨为。

末路老夫甘退缩,华途吾友尚驱驰。

准绳行义当趋正,淘练文章自出奇。

举世岂无人具眼,未应终不贵和随。

(0)

周仁甫挽诗

人物今难得,如君孰比肩。

干将锋立断,神骏气无前。

官不过为县,天胡啬与年。

空闻精爽在,庙食桂江边。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