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既题斋扁,堂名却又同。
进思臣职分,意慕世宗工。
欲问传心法,无如尽己功。
游杨朱吕后,先且学忠公。
我既题斋扁,堂名却又同。
进思臣职分,意慕世宗工。
欲问传心法,无如尽己功。
游杨朱吕后,先且学忠公。
这首诗是宋代林希逸所作的《题吴司户思忠堂》,通过“我既题斋扁,堂名却又同”两句开篇,巧妙地将个人的斋号与吴司户思忠堂相呼应,体现了对吴司户思忠的敬仰之情。接下来,“进思臣职分,意慕世宗工”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职责的追求和对古代君主英明治理的向往。
“欲问传心法,无如尽己功”则揭示了诗人对于精神传承的渴望,以及通过自我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决心。最后,“游杨朱吕后,先且学忠公”以历史人物杨朱、吕后和忠公为引,进一步强调了忠诚与道德的重要性,同时也暗含了对吴司户思忠品格的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忠诚与道德的深刻思考,也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历史智慧的尊重,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道德价值。
寻芳何必罗浮村,芳林自足留芳魂。
主人爱花更爱客,折柬投辖无晨昏。
青衣不入终南径,玉骨岂贮华林园。
万紫千红已销歇,孤芳谁与相寒温。
天香国色迥独立,趋炎笑彼迎朝暾。
师雄一梦不复返,孤山处士时到门。
广平相公有佳赋,夭桃秾李噤无言。
东皇着意勿轻掷,西园日日能移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