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从来不可期,吾降今日少人知。
但看建德安民榜,便是虚翁德政碑。
把酒从来不可期,吾降今日少人知。
但看建德安民榜,便是虚翁德政碑。
这首诗以“把酒从来不可期”开篇,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与无奈。诗人似乎在感叹,饮酒自适的时刻总是难以预料,或许只有在今日,这份自在与宁静才显得尤为珍贵。接下来,“吾降今日少人知”一句,既是对当下心境的描述,也暗含着对世态炎凉的感慨,表明了诗人虽有高雅的情趣,却鲜有人能理解或共鸣。
“但看建德安民榜,便是虚翁德政碑。”这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通过“建德安民榜”这一意象,表达了对地方治理者为民众谋福利、求安定的肯定与赞赏。这里的“虚翁”可能是指诗人自己,也可能象征着那些致力于社会福祉的长者或官员。通过将“安民榜”比作“德政碑”,诗人巧妙地传达了一种理念:真正的功德不在于声名远播,而在于实际的作为和对人民的贡献。这种观点既是对古代贤者的致敬,也是对现实社会中那些默默奉献者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深意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社会责任以及道德价值的深刻思考。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内心世界,也触及了更广泛的社会议题,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哲理与人文关怀。
三花骈蒂吐芳丛,曲尽东皇造化功。
疑是神山仙子会,霞衣鼎立驭轻风。
宦游鲜宁居,未定即奔走。
踰年官岷峨,较昔已云久。
所喜风物繁,联职多旧友。
平生道义心,相期各白首。
公馀事招寻,谈笑共尊酒。
时方积雨歇,凉气生户牖。
红蕊照平池,苍烟羃高柳。
清欢正萧散,离思已纷纠。
后遇复何乡,此乐能再不。
念初抚遐氓,力薄颜亦厚。
饱历风波危,仅脱虎狼口。
何当挂尘冠,杖屦醉林薮。
俯仰适所愿,荣利亦何有。
世故浩难必,逍遥慕庄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