麈湖峰下,结云松巢子,动忘昏晓。
浮世衰荣无限事,一笑浪沤萍蓼。
翠竹黄花,水声山色,此味知多少。
湛然莹彻,色空俱自明了。
天光云影徘徊,写长空色,一镜澄清沼。
春去秋来心自在,付与野情鱼鸟。
海阔江平,月明风细,清籁传音杳。
便须飞步,沧溟朗吟天表。
麈湖峰下,结云松巢子,动忘昏晓。
浮世衰荣无限事,一笑浪沤萍蓼。
翠竹黄花,水声山色,此味知多少。
湛然莹彻,色空俱自明了。
天光云影徘徊,写长空色,一镜澄清沼。
春去秋来心自在,付与野情鱼鸟。
海阔江平,月明风细,清籁传音杳。
便须飞步,沧溟朗吟天表。
这首元末明初张宇初的《无俗念·参究》描绘了一幅超脱尘世的隐逸画卷。在麈湖峰下的松巢中,诗人沉浸在自然之中,忘却了昼夜更替,表现出对世间荣辱的淡然态度,视之如浪花泡沫。他欣赏着翠竹黄花,倾听流水潺潺,山色青葱,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纯粹,心灵达到了澄明透彻的境地。
接下来,诗人将目光投向天空,天光云影在湖面荡漾,如同一面清澈的镜子,映照出宇宙的浩渺。他心境如春去秋来的自然变化般自由自在,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山水鱼鸟之间,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夜晚,海阔江平,月光皎洁,微风轻拂,带来深远的自然乐章,令人心灵得以升华。
最后,诗人表达了想要远离尘嚣,直飞天表,朗吟清词的愿望,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远志向。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道家的自然哲学和超然情怀。
历劫塼残赵家地,入手摩挲绍熙字。
颓垣废井万斜阳,吉君锦囊作珍秘。
绍熙明昌各一天,可怜绍熙才五年。
孝宗庙号信无愧,可惜生儿非象贤。
阳武崩堤河一变,南派入淮彼曾见。
鹅湖鹿洞莫纷争,坐羡徐君堪斲砚。
几动应知事将至,世乱何人能负气。
霜红遗集忽重刊,相感无端岂天意。
太原节署三年序,学术人心郁深慨。
空将节义比斯人,竟作遗民有馀愧。
傅山垂老见太平,天下汹汹顷谁赖?
所忧邪说势未止,岁月蹉跎不堪待。
安知冥冥留公等,仅博狂歌资一快。
清谈如坐不夜庵,短卷摩挲黯相对。
金陵往来二十年,梦落复成桥水边。
疏林丛竹隔水看,蒋山如屏当我前。
此园未成先造意,剪取溪水收云烟。
缚茅编篱极惨淡,口不能道心谓然。
眼前风景人未觉,引子入胜中有天。
来游何止千百辈,谁者领略真萧闲。
我去复来如燕子,濠堂无处寻巢痕。
喜君久为此园主,收拾世事归诗篇。
岂知兴亡一弹指,故国安在园空存。
君虽未归归亦得,但恐百感伤心魂。
图成哀歌予和汝,默数旧恨毋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