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往来二十年,梦落复成桥水边。
疏林丛竹隔水看,蒋山如屏当我前。
此园未成先造意,剪取溪水收云烟。
缚茅编篱极惨淡,口不能道心谓然。
眼前风景人未觉,引子入胜中有天。
来游何止千百辈,谁者领略真萧闲。
我去复来如燕子,濠堂无处寻巢痕。
喜君久为此园主,收拾世事归诗篇。
岂知兴亡一弹指,故国安在园空存。
君虽未归归亦得,但恐百感伤心魂。
图成哀歌予和汝,默数旧恨毋多言。
金陵往来二十年,梦落复成桥水边。
疏林丛竹隔水看,蒋山如屏当我前。
此园未成先造意,剪取溪水收云烟。
缚茅编篱极惨淡,口不能道心谓然。
眼前风景人未觉,引子入胜中有天。
来游何止千百辈,谁者领略真萧闲。
我去复来如燕子,濠堂无处寻巢痕。
喜君久为此园主,收拾世事归诗篇。
岂知兴亡一弹指,故国安在园空存。
君虽未归归亦得,但恐百感伤心魂。
图成哀歌予和汝,默数旧恨毋多言。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近现代初年的郑孝胥所作,题为《题吴鉴泉鉴园图·有序》。诗人以金陵为背景,回忆二十年间对鉴园的深深情感。他描绘了疏林丛竹、蒋山如屏的景致,表达了对鉴园早期构想的怀念,以及建造时的简朴与心境。诗人感叹园中景色之美,虽游者众多,却鲜有人能真正领悟其萧瑟闲逸之境。
诗人自比为常来常往的燕子,感慨濠堂已无昔日痕迹,而鉴园主人吴鉴泉将世事归于诗篇,寓含着历史变迁的深沉感慨。他担忧园虽存,但国家兴亡如弹指之间,令人悲从中来。最后,诗人与友人共绘此图,以哀歌的形式寄托旧日情怀,提醒彼此不必多言,只须默默回味那些逝去的岁月。整首诗情感深沉,富有历史沧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