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三节去年丰,今岁无花苦岁凶。
益智不如多益饱,免教饥馁怨春丛。
花开三节去年丰,今岁无花苦岁凶。
益智不如多益饱,免教饥馁怨春丛。
这首诗以“益智”为题,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收成情况,表达了对农业丰收与歉收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花开三节”这一形象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去年的丰收景象,与今年的无花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今年的歉收和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
“益智不如多益饱”,这句话巧妙地将“益智”与“饱”联系起来,不仅指出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更需要的是物质的充足,而非知识的增加,同时也暗含了对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的批评。通过“免教饥馁怨春丛”,诗人进一步强调了粮食的重要性,表达了对饥饿民众的同情,并呼吁社会关注粮食安全,避免因歉收导致的饥荒。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揭示了农业与民生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社会的脆弱性。通过对比和隐喻,诗人不仅展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体现了对社会公正和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
帝求耆旧忆吾公,紫诏斜行下碧穹。
励操兰薰仍雪莹,作民冬日与春风。
便登凤阁鸾台上,小试鸡翘豹尾中。
十载江湖访民瘼,一时倾倒沃天聪。
璧水寒荠客,春闱擢挂郎。
折腰端小耐,整翮未须忙。
德进官无小,诗癯誉更香。
会看两鸂鶆,飞下蓼滩傍。
直上云霄未遣休,分符京兆帝王州。
赤丸窟里无白额,碧落班中政黑头。
两地好官才半武,扁舟归兴恰中秋。
只应银信从天降,莫恋融峰与橘洲。
璧水蓬山遍羽仪,颂台公府更光辉。
紫荷到眼垂持橐,黄菊关心便拂衣。
鬻子运筹年尚少,买臣衣绣日思归。
小烦论蜀须还报,却袖香烟侍太微。
酒为吾人绿,花知九日黄。
风灯秋焰冷,霜雁夜声忙。
爱子文无对,嗟予老更狂。
相分即相见,不待半年强。